跳到主要內容

爆水管波及小店 老夫婦嘆水署索償難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31日 21:35
2015年07月31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本月4日,筲箕灣道290號對開一條直徑約100毫米地下鹹水管突然爆裂,附近一間賣毛巾小店遭「水攻」,污水直射入店致貨品濕透,損失慘重。原來,店主是一對賣毛巾逾30年的林氏老夫婦,他們拒絕熱心街坊金錢及物資上援助,只求當局可賠償事件造成的損失。林伯憶述事件時仍不忿:「清理都清咗幾日,之後成個星期無開舖,鐵閘又生鏽,無眼睇呀!」


賣毛巾逾30年 養大3仔女

毛巾店叫「杏益」,開業約14年,由現年72歲的林玉杏及65歲太太曾秀香經營。林伯與太太都是筲箕灣的老街坊,在區內賣毛巾超過30年,「1983年開始賣毛巾,嗰陣紅毛鬼(港英時代)可以推車仔賣,家無得推車仔,咪租間舖賣。」林伯指當年每日凌晨5時便起牀,早上到北角街市開檔,下午返回筲箕灣繼續擺檔,假日更會遠赴長洲、南丫島等地方擺賣,「嗰陣好勤力㗎,賣得平又賣得多,3個仔女都係咁養大」。


貨品毁手弄傷 聯絡水務署「聽錄音」

其妻笑道:「佢成日畀人拉,仲做到殘晒!」直至14年前,與林伯識於微時的業主街坊將筲箕灣道290號的地舖租給他們,「當年大家一齊做小販識,之後佢搵到錢買咗間舖,咪租畀我囉,仲畀我自定租金。」林伯說,舖租由當年9000元至今只加至13,000元,比同區便宜超過一半,令他們「啱啱夠搵兩餐」。


林伯未有退休念頭,但月初爆水管事故令他心灰意冷。他嘆道,附近幾乎每年都會爆一次水管,但月初那次最為嚴重,鹹水夾雜泥沙直射入店內,所有店內及部分擺放在閣樓的貨物均濕透,連捲閘亦被水柱射毁,太太更在清理積水時意外撞傷了雙手,至今仍未完全消腫。林伯稱,曾經致電水務署查詢賠償事宜,但一直未能聯絡到負責人,「打電話去淨係聽錄音,聽成半個鐘都無人接」。


拒收街坊援助 已入稟小額錢債

事發後,不少熱心街坊主動幫助林氏夫婦,人間有情,附近一間教會的牧師更曾給他們一張支票,但林伯連金額也沒看就將它退回,「暫時仲有飯開,無飯食先算啦!」他們亦拒絕接收街坊捐贈的物資:「我哋仲有好多貨賣。」林太說﹕「其實我哋老人家都係想搵兩餐食,唔使伸手問仔女攞,只希望水務署可以賠番當日嘅損失畀我哋。」夫婦早前經熱心街坊王詩展的協助下,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向有關部門追討約48,000元損失。


水署﹕可聯絡當區辦事處

水務署回覆本報查詢時指出,爆水管屬意外事件,若市民蒙受損失,可與該署當區辦事處人員聯絡,或向保險公司索償。大律師陸偉雄表示,如市民遇上同類事件,應該主動追討賠償,但前提須了解索償對象,如是工人意外鑿穿,可追討承辦商;如水管因日久失修爆裂,可追討政府相關部門。


明報記者 賴俊傑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