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區諾軒﹕食水安全草案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31日 06:35
2015年07月31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鉛水事件發展至今快一個月,除了陸續發現新落成樓宇驗出問題食水,事情大致上已難有新爆發點。去年台灣曾爆發「地溝油」食物安全危機,其經驗告訴我們公眾關注度會隨着時間而逐漸降低,事情終歸以改進政府監管標準收場。這次食水含鉛問題,除了肇事的公屋勢將更換喉管及有苦主追討賠償外,大概亦須循改進建屋物料驗收及加強喉管水龍頭檢測等方向解決。


此事不啻為年底區議會選舉的前哨戰。過去數周,有建制派為免泛民獨領風騷,忿速行軍,招致洋相頻頻,或誣陷對手,終使《文匯報》亦要道歉;或如牛頭角下邨以為食水可放心飲用,誰知政府驗出問題樣本,立即改口超標。其實建制派作為執政聯盟的一部分,要反敗為勝方法很多,若事情最終無可避免以改進食水安全方向解決,大可草擬有關食水安全的私人條例草案。


眾所周知,回歸後香港立法會問題,在於凡議員提出私人條例草案,牽涉政府政策的法案,需得到行政長官的書面同意,也就是把議員的立法權力操控於特首手中。儘管如此,多年來仍有民主派議員嘗提出草案,礙於行政長官拒簽,使多頁心血可能只換來一段報道,這令議員的精力鮮有放於制訂法案,在鉛水問題上少了一道工作板斧。


但建制派呢?大可暫且擱置行政主導心魔,與特首夾好台詞,先由某建制政黨大聲疾呼立法,特首繼而恩恤首肯,付諸立法會表決,非天方夜譚之事。大部分市民也不知箇中奧妙,還道泛民為什麼不能提出呢。


正常的立法機關,黨派間早應互相拿出法案比劃,唯獨香港的格局,使議員連制訂食物安全法案也受限制。手握大權,不往正道而行,卻連大學任命副校長也要花時間干預,這正是令人扼腕的地方。


作者是民主黨中常委、南區區議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