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勇哉袁國勇教授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03日 06:35
2015年08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港大招聘副校長風波不斷,繼學生在上周二衝入校務委員會會議室之後,港大校務委員、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在上周四宣布辭去校委職務;他的辭職信篇幅不長,但直言不諱、語重心長,讀之令人黯然。


在記者會上,袁國勇教授說請辭是因為自覺「無能力化解現時的矛盾」,又說自已沒有受過政治訓練,沒有能力處理目前的困局。


袁國勇教授在鏡頭前露面,都是回應或評論有關醫學或傳染病的問題,從來沒有聽他公開談政治或其他社會議題,是一個以醫學專業形像示人的學者。但其實,袁國勇教授的人文精神亦相當濃厚,除了談醫學,他曾經伙拍另兩位醫學院同僚寫過兩篇長文,悼念兩位對香港公共衛生、醫學教育以至近代中國發展都有貢獻的醫學教授。


看過袁國勇教授這兩篇文章,應會對他辭去港大校委會的「深層原因」有更多了解。


辭去校委 堅持科學尋真精神

當我還在報紙主持編務時,有一天接到一位好友來電,說袁國勇教授想寫文章,我說當然歡迎,心想,他寫的是醫學文章,會否知音者難覓?文章來了,一看,完全不是那回事。


袁國勇教授兩篇長文分別記述白文信(Sir Patrick Mansion)和康德黎(Sir James Cantile)兩人的事迹;白文信是香港華人西醫學院(香港大學前身)和香港醫學會的創辦人,正如文章所說,他「大大改變了香港人的生活,更改變了全中國人的命運」,「也令到守舊迷信的中國人接受和認同西洋醫學」。


在總結白文信的一生功績時,袁國勇在文章中說:「筆者在此懇請香港大學一眾師生時刻謹遵先賢白文信教育辦學、治人治國的信念:追尋科學之真理,不患不知患不見,顯微鏡雖精奇細密,唯用心觀之者方能明其理。勿以己惡之事而視作不見,乎真相往住此中尋也。」(袁國勇、龍振邦、杜啟泓合撰有關白文信的文章刊《信報》2012年11月23、24、26日)


科學精神受制於政治鬥爭,是否正是袁國勇教授之歎?

[陳景祥 齊物論]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