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八萬三供應 難比當年八萬五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05日 06:35
2015年08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也許是為了安定人心,顯示現屆政府的房屋政策有成,政府最近公布最新數據,指未來房屋供應達8.3萬個「再創新高」。對八萬五記憶猶新的人,見到八萬三的供應量,自然會感到忐忑,因為回歸初期八萬五的房策釀成樓市巨災,加上外圍發生金融風暴,物業價格一度下跌近六成,八萬三的供應量難免激起一些痛苦回憶。


然而,最近公布的八萬三房屋供應量只是一個總數,要「拆開來看」。


首先,八萬三是未來3至4年的供應量,如果以平均每年計,即使完全達標,每年的房屋供應也僅在2.1萬至2.4萬之間,數字不算特別高,跟當時每年八萬五更有天淵之別。


只是合理預期 變數仍大

其次,八萬三之數分成幾部分﹕一是截至今年6月底已落成但未售出的5000個單位,建築中的5.4萬個單位(扣除已預售的9000個單位),再加上已批出土地、可隨時動工的項目2.4四個單位,合計得出的總數就是八萬三千個。


心水清者一看,自然可看出八萬三之數隨時有變:建築中的單位是否「如期」在未來3至4年推出市場?批出的土地是否在未來3至4年如期動工提供2.4萬個單位?可以說,八萬三之數是「合理預期」,但能否在未來3至4年有序地完成興建,誰也說不準。


現在「流行」的說法是,過去房屋供應量偏低,造成樓價急升,但回過頭看,1997、98年金融危機後樓市一直插水,政府於是在2002年11月推出一系列救市措施以穩定人心,包括在2004年1月恢復推行勾地表制度,自此私數年興建量一直下跌,至2008年低至只得8000個(是年爆發金融海嘯)。隨後興建量回升,2012年已升至1.86萬個單位,反彈力度驚人。


以剛公布的數字計,即使未來3、4年錄得偏高的每年2.4萬個供應量,跟2012年的1.86萬個比較,升幅也只得三成,但這已是本屆政府所謂千方百計「搵地起樓」的成績!在沒有新的土地供應來源之前,要大量增加新樓供應絕不容易。


[陳景祥 齊物論]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