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觸木﹕走進希臘小島人家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09日 06:35
2015年08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七八月暑假,是港人外遊的熱門檔期之一,小弟也趁趁熱鬧,早前和太太到了外地旅遊,其中一站是近期全球經濟焦點的國家——希臘。


到埗的那星期,正是當地敏感時刻,全國人民正準備為國家的財政紓困方案公投,支持和反對的兩方既落力拉票,也有不少示威活動在首都雅典的國會一帶發生。


幸好這趟旅程是由一位碰巧放假回鄉的希臘朋友照料,不但沒遇上什麼危險,更能吃到不少最正宗的希臘美食,遊覽一些熱門景點以外的風光;最重要是能和他一家老中青三代及其老友,交流一下對社會的看法,以及住進一小島上的民居,今期就和大家分享這民居的裝潢和故事吧!

小島上的英雄

提起希臘,除了經濟問題,相信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一排排錯落的藍頂小白屋,不然就是穿著盔甲格鬥的漫畫《聖鬥士星矢》,或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起源等等,抱歉了,今期寫的通通和這些無關,而是希臘幾千個島嶼中的其中一個,其名字是扎金索斯(Zakynthos),屬於愛奧尼亞群島,面積大概有四百平方公里,人口約四萬五千左右,在雅典駕車四小時後來到一個名為kyllini的碼頭,乘坐大船約一小時便到達。因這小島是希臘朋友的出生地,他的外祖母也仍住在島上,故此次希臘之旅共有三天待在島上,住下來才得知,原來希臘朋友的外祖父是島上的重要人物,曾對小島作出重大貢獻,故其房子在島上而言是間大宅,即使早已過身近廿年了,遺孀仍甚受島上人們尊敬。


能成為島上英雄,,憑藉的可不是驍勇善戰的殺敵能耐,相反是拯救生命的仁心仁術。話說島上當年並無醫院,雖然島上曾有過不少年輕人負笈海外修讀醫科,但學成後多繼續在外闖蕩,鮮有回流;然而朋友的外祖父在法國學成後不但返回島上行醫,更協助籌辦島上唯一的一所醫院──Zakynthos Public Hospital,成為醫院首任director之餘,同時把學到的剖腹產子技術帶到島上,為小島帶來不少新生命。難怪時至今日,仍常有島上街坊把自家新鮮農作物或自釀蜂蜜等送來,以表敬意。


有故事的家具

甫踏進朋友家的大宅,除了被近在腳邊似的一望無際海景吸引,其次便是屋內帶有歐洲氣息之餘,又甚為vintage的佈置及色澤溫潤的木家具。不過為免唐突,還是到了最後一天才向老太太提出訪問和拍照的要求。原來大宅已有近五十年歷史,始建於一九六三年,一九六六年正式入住,樓高三層,由三幢式結構組成,幾十年來因着宅內各人的去留而作過幾番改動。特別的是,雖然大宅屬於高尚級數,然內裏的裝修和家具,卻不見奢侈雕飾或繁縟佈置,有的,反而是從舊居搬過來的老東西,或者是購自鄰居屋企的家具,經歷近半世紀仍然襟用兼耐看。至於身為島上有點身分地位的家庭,為何會購入別人家中的東西?原來是因為小島在一九五三年曾發生一場七點二級的大地震,慘痛的天災不但奪去島上居民的寶貴生命,同時使很多房子成為廢墟,不少劫後餘生唯有在瓦礫中尋找仍然完好的家具或其他東西變賣,以幫補家計,大宅中的好幾件家具便是那時候購入,不但能對受災街坊施予援手,也能使家中的佈置添上特別意義。


從家具見文化交匯

西歐家具一向給人的印象,多帶有古典氣息,充滿文藝復興或洛可可風格,裝飾較多,不乏金金銀銀的顏色點綴,其源頭和古希臘文化相關。基本而言,古希臘時期的家具,受古埃及文化影響,且因宗教和神話帶來的審美觀,由建築延伸到家具,對數字、比例和裝飾較注重,常帶有曲線,物料除木以外也有選用金屬和石材等;到了現代的希臘,經歷過羅馬帝國(拜占庭)和土耳其奧圖曼帝國時期等不同文化交雜,家具的特徵相對已不算明顯。雖然如此,從這大宅一般平民百姓的日常家具中,仍依稀可見不少彎曲的線條和傳統的入榫製作技巧。特別的是,由於扎金索斯島曾分別被馬其頓人、羅馬人、土耳其人、法國人及英國人佔據,直到一八六四年才重歸希臘,因此島上的一些風俗習慣及至家具,都帶有其他歐洲國家的味道,和正宗的希臘文化有點分別。


後記

七天的希臘之旅,分別住過兩所民居和一間在山區的酒店,既看過海天一色的景致,到過山區的修道院參觀,認識了源遠流長的希臘文化,也吃過毋須強調有機,因為全是天然生長的蔬果;種種難忘的風光、厚重的歷史和可口的美食,在不明朗的社會因素底下,不免蒙上了灰調。被尊稱為西方文化搖籃,曾孕育出西方哲學和民主思想的國家,今時今日竟面臨經濟崩潰,國家的體制猶如巴特農神殿般千瘡百孔、亟待復修,是花無百日紅的天理循環?是諸神給予他們的考驗?還是全球化下奏起的哀傷序曲?但願明媚的陽光和熱情開朗的民族性,最後能引領希臘走出陰霾。


欄目簡介

英文「Touch Wood」,有驅散噩運的意思,有說和廣東話的「大吉利市」意思相近。無論如何,木頭和人類的關係可說是唇齒相依,由原始人鑽木取火,到用木搭建房屋,利用木筏渡河,製作家具,及至各種藝術設計等,木都是不可或缺的材料,故此本欄目命名為「觸木 Touch Wood」,正希望把一些和木有關的人、事和地方,以至簡單的DIY創作和各位讀者分享。


作者簡介

王天仁,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以回收木卡板創作卡通動物雕塑超過十年,活躍於不同類型展覽、跨界合作和項目策劃,亦積極擔任教育工作,近來透過不同平台,以文字分享所見所想。


www.facebook.com/junkwoodsculpture

文/ 天仁

圖/ 天仁

編輯/方曉盈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