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的消費寒冬蔓延至汽車業,今年全國乘用車銷售增幅較往年顯著放緩,分析稱存貨積壓及需求疲弱,令汽車業今年剩餘時間前景仍難樂觀。
不過在汽車股基本面無增長動力的情况下,新能源車概念卻或可助比亞迪(1211)短期炒起,惟長遠需留意整體經濟影響。
比亞迪股價上周升一成
本周比亞迪公布6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037部,連續第二個月獲得全球新能源汽車業銷量榜首,緊跟其後的是Tesla和日產。比亞迪表示現時公司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為10%,低於日產的13%和Tesla的11%,位列第三。比亞迪股價自6月初高位持續下挫兩個月,截至上周五(7日)收市價37.85元,較6月4日高位大跌36%,但上周卻因新能源車銷情利好反彈,全周上升10.35%。
分析:汽車股難靠基本因素
有中資券商分析員認為,7、8月是汽車業存貨高企的業績淡季,再加上今年銷情整體欠佳,汽車板塊難靠基本面改善拉動股價回升。
他表示,汽車產業和其他很多產能過剩的產業一樣,近期股價只能靠行業概念炒上,如比亞迪公布新能源車銷情後,即刻獲市場追捧,預料仍有短炒機會。
不過在汽車股基本面無增長動力的情况下,新能源車概念卻或可助比亞迪(1211)短期炒起,惟長遠需留意整體經濟影響。
比亞迪股價上周升一成
本周比亞迪公布6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037部,連續第二個月獲得全球新能源汽車業銷量榜首,緊跟其後的是Tesla和日產。比亞迪表示現時公司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為10%,低於日產的13%和Tesla的11%,位列第三。比亞迪股價自6月初高位持續下挫兩個月,截至上周五(7日)收市價37.85元,較6月4日高位大跌36%,但上周卻因新能源車銷情利好反彈,全周上升10.35%。
分析:汽車股難靠基本因素
有中資券商分析員認為,7、8月是汽車業存貨高企的業績淡季,再加上今年銷情整體欠佳,汽車板塊難靠基本面改善拉動股價回升。
他表示,汽車產業和其他很多產能過剩的產業一樣,近期股價只能靠行業概念炒上,如比亞迪公布新能源車銷情後,即刻獲市場追捧,預料仍有短炒機會。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