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學懂了莫扎特?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11日 06:35
2015年08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周末重看了1979年奧斯卡得獎紀錄片﹕《From Mao to Mozart - Isaac Stern in China》。此片叙述美國著名小提琴家Isaac Stern,接受中國當時外交部長黃華邀請,在中國改革開放剛起步的珍貴一刻,第一次來中國進行親善訪問。兩周行程到了北京、上海、桂林等地。除演奏外,更舉辦了數場大師班,提㩦後輩。


在大部分片段中,Stern都在積極鼓勵那些對音樂非常飢渴的學生。但最令我難忘的反而是Stern在觀看一批小孩在接受嚴格體育訓練時的一句失言﹕「But they can't play Mozart.」他的意思當然不是這些運動員不懂莫扎特,意思是中國的音樂學生技術不錯,但仍不懂西方古典音樂的神髓。


中國好聲音 以為快速大聲就是好

後來更有一段當年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譚抒真的真情剖白,回憶文革時的慘痛回憶。他亦解釋大部分學生都在盡力練習最大難度的樂曲,以為快速、大聲(他說noisy)就是好。目的就是爭取好成績,畢業後能找到好的工作崗位。


這句30多年前的評語,仿佛正在評述今天「中國好聲音」的學員。似乎大部分的參賽者仍在聲嘶力竭地喊,拚命飈高音來取悅評判(老師一詞太氾濫了)及觀眾。不少人更選唱R&B跟soul,有的聲線及唱腔都模仿得維妙維肖。但細心聆聽就會發現咬字有些問題,感覺有點怪怪的。有形無實,距離「靈魂」還很遠。


IMF拖字訣 看中國是否真的市場化

中國本很希望今年加入我稱為的「金融WTO」﹕MSCI指數跟IMF的SDR。技術層面上應已近達標,但不幸MSCI暫「say no」,但門並未完全關上,將繼續研究。IMF仍未說「yes or no」,但已用上了拖字訣,把時間表推到明年9月。表面上MSCI和IMF都說純粹技術問題,跟A股價值及近期的暴力救市無關。雖沒有鏡頭捕捉到失言,但骨子裏MSCI和IMF肯定質疑中國對開放市場的信念。一邊肯定市場的重要性,承諾國企繼續改革,但又大力干預市場運作,更促進大型國企合併;何來推進市場化?何來增加市場競爭?


人民幣亦一樣。每天交易波幅增至2%,但自從所謂「股災」後,兌美元匯率猶如點了穴,一直定在6.2水平。IMF的拖字訣也是挺聰明的。如「say yes」,有如考進了大學就可以「hea」,人民幣有可能轉弱。如「say no」,有如求愛不遂,人民幣更可能會報復式暴跌,這亦是本已脆弱的全球經濟最擔心的一件事。拖就是把球拋回到中國手上,讓我們在這難題上掙扎。


光陰似箭,中國現已出了不少國際頂級的西方古典音樂演奏家如郎朗、王羽佳、王健(Stern當年提拔的)等。雖仍有人批評郎朗炫技,但無可置疑他們確學懂了莫扎特。


但我們學懂了市場經濟沒有?

中環資產投資 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