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廣告商:紙媒時辰未到 行業將大洗牌 料一兩份倖存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14日 06:35
2015年08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多份印刷媒體近期不是轉戰網媒,就是宣告結業,令大家不禁思考,連串急變是否為紙媒打響一聲喪鐘。社會上主流看法,都認為網媒最終會取締紙媒,但若然屬實,紙媒又餘下多少壽命?香港廣告界認為,目前紙媒「時辰未到」,而且在社會上仍有一定地位,但承認現時市場正在汰弱留強,甚至預料香港最終只會剩下一、兩份報紙。


明報記者 鄭智文

要公正評論紙媒與網媒的市場價值,相信莫過於交由廣告界高層負責,因他們平日要打點預算,考慮哪個媒體最適合落廣告及最有活力,是媒體「米飯班主」之外,於此危急存亡之秋,更是生死判官。


廣告公司高層PHD行政總裁黃國柱、Group M香港區行政總裁盧嘉慧,及香港廣告客戶協會主席何偉榮均認同,本地紙媒正汰弱留強,代表廣告商的何偉榮認為,目前市面餘下的報紙大部分都定位清晰,浮沉的報紙都是定位有問題。


黃國柱則說:「我立場是中立,但見到現時紙媒情况都覺得upset(痛心),然而近期紙媒市場應該見底。」不過,盧嘉慧始終抱悲觀態度,指出目前紙媒市場或有2至3年穩定期,但將來應會承受其他衝擊,例如報紙讀者減少。


全球閱讀習慣減退 香港尤甚

盧解釋,全球閱讀習慣都有減退的趨勢,其中香港人更甚。雖然她相信後生一輩他日成為年長一輩後,需要的東西亦會改變,屆時自然不想再要即食或者夠快的資訊,而是索求有深度的內容,不過報業經歷一番汰弱留強後,預料其時也可能只餘下一、兩份報紙。


很多人都將紙媒衰落歸因於網媒興起,盧嘉慧亦形容這是「一個時代的轉變」。盧嘉慧指出,目前紙媒的優勢在於品牌及公信力,而且擅於詳細的分析報道,加上紙張令讀者觀看得舒服,亦能夠專心閱讀,反之網上太多東西令人分心,做詳盡分析報道未必有優勢。她又引用本地有關媒體的調查指出,多達64%的受訪者認為紙媒內容較網媒好,她歸因於網上太容易發表文章或成立網站,始終印刷媒體「白紙黑字」,令人感覺實在得多。


印刷媒體更利落廣告

何偉榮亦表示,印刷媒體依然重要,很多同行都是在紙媒落廣告,尤其大型品牌都鍾愛在報紙落廣告,貪圖效果美觀,惟免費報對廣告商來說,卻是版面太小,令廣告難以投放。此外,讀者亦會期望網媒內容是免費,同時一見到有廣告彈出就會不習慣,反之紙媒上的廣告固定,大家不會嫌其礙眼。


面對互聯網浪潮,報紙不可不謀出路,例如現時本地大部分報紙都有網上新聞及手機應用程式,將部分資源調到網上業務,新加入的《端傳媒》雖以網媒為本,但初期亦冀與印刷本同推出。三位廣告界均認為,紙媒結合網媒是正確。何偉榮解釋:「由於多了年輕人在網上搜索和閱讀,如果不做的話,便會流失一群青年讀者,令報紙老化。」


紙媒與其網站應該有分別

此外,何偉榮亦建議,紙媒與其網站內容應該要有分別,他大讚《蘋果日報》做法,其網上動新聞是強調影像及即時,「完全捉到網上要求,一定擠到你笑」。然而黃國柱卻提醒報業,要思考要如何與網媒結合,「報紙無想過要如何吸引讀者,只是一齊擁去搞網上新聞,看得不夠通透。」他補充,紙媒進攻網絡,甚至放棄本業而只搞網媒並非不可行,但要審慎計算廣告投放,如何平衡才去實行。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