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升102點,收報24,018點,成交金額868億元。人民幣連續兩日大幅貶值後,中央開始全面反攻,雖然開市中間價再跌700點子,但很快便有國家隊護盤,再配合人行副行長易綱出口術,直指人民幣貶值已到位,令匯市氣氛明顯好轉,而A股尾市再出現詭異拉升買盤,相信亦有增加外資對中國信心之意,局面由恐慌略見回穩。
港股回升但成交未見配合,可能是股民近月中伏了太多次,每當以為利淡盡出或被消化而見底回升,很快又有新的負面因素出現令市况再受壓。短線市况料維持幾百點上落,但在突破25,000點前,不見得會有太多資金勇於進場。
人行暴力干預匯市後,加上罕有地為匯率政策舉行記者會,強調貶值已到位,不會再跌,亞洲貨幣全線上升,日圓及歐元匯價稍為回落亦證明避險情緒減退。3日下來,先在開市偷襲式宣布貶值,翌日市場進入恐慌狀態,第3天就全力救市,如此大費周章,就是為了修正易綱口中那區區3%的誤差?
韓台泰港股市續弱恒指靠騰訊力撐
副行長聲言改革目的是由市場決定匯率,又指人行已退出常態干預,但市場出現扭曲時仍會進行管理,強調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適合中國國情。「有管理」是置於「浮動」之前,故周三中間價暴跌引發市場恐慌,顯然只是官方事前評估和準備不足所致,並不是真的敢於放開匯率政策。
這反映人行面對的矛盾和無奈,既要滿足最高領導人推動人民幣進入SDR貨幣籃子的要求,因此加強市場化來符合IMF的部分條件,但又不能放任貶值、承擔大規模走資和外債激增的風險。模式上還是官方說了算,只是手段由任意控制中間價,改為中間價不能偏離前收市價太多,因此要動用更多真金白銀去操控收市價。
人民幣匯價短期應可保持穩定,競爭性貶值憂慮減退,本就受衝擊有限的外圍股市應聲反彈,但韓台泰港4地股市仍然較弱,恒指回升更主要是績優的騰訊(0700)單天保至尊,一隻股份便貢獻了154點升幅所致。
港股股民近月真的很艱辛,先是面對A股股災,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救起後,7月尾又無端端單日急瀉9%,中央再加碼救市,終於有點起色,但又突然爆出人民幣貶值,嚇到大家雞飛狗跳,IT(0999)亦無端端輸了6000萬元。無論是如何有戰意、爛炒的賭鬼,這一刻亦很難有十足信心入市。或許港股股民的傷亡及不上A股,但心靈上的創傷,其實需要更長時間的撫平。
強股多暴跌 難觸摸
論策略,買強的,強如近月的濠賭股亦3天突瀉10%;買弱的,絕大多數會反覆尋底。大市升跌皆是政策主導,但中央政策卻毫無透明度,甚至高官也不知自己在做什麼。論個股,有哪一家公司、哪個板塊明年保證有增長而估值吸引?論變數,美國加不加息、人民幣匯價去向、中國經濟是否硬着陸皆懸而未決,這一刻問題多過答案,這是進取型投資者的收集時間,又或是目標2%至3%的超短線投機者搵倉的機會。但對大部分股民來說,寧願看清局勢才部署,或者真的有力能重上25,000點再說吧。
[江宗仁 還看今朝]
港股回升但成交未見配合,可能是股民近月中伏了太多次,每當以為利淡盡出或被消化而見底回升,很快又有新的負面因素出現令市况再受壓。短線市况料維持幾百點上落,但在突破25,000點前,不見得會有太多資金勇於進場。
人行暴力干預匯市後,加上罕有地為匯率政策舉行記者會,強調貶值已到位,不會再跌,亞洲貨幣全線上升,日圓及歐元匯價稍為回落亦證明避險情緒減退。3日下來,先在開市偷襲式宣布貶值,翌日市場進入恐慌狀態,第3天就全力救市,如此大費周章,就是為了修正易綱口中那區區3%的誤差?
韓台泰港股市續弱恒指靠騰訊力撐
副行長聲言改革目的是由市場決定匯率,又指人行已退出常態干預,但市場出現扭曲時仍會進行管理,強調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適合中國國情。「有管理」是置於「浮動」之前,故周三中間價暴跌引發市場恐慌,顯然只是官方事前評估和準備不足所致,並不是真的敢於放開匯率政策。
這反映人行面對的矛盾和無奈,既要滿足最高領導人推動人民幣進入SDR貨幣籃子的要求,因此加強市場化來符合IMF的部分條件,但又不能放任貶值、承擔大規模走資和外債激增的風險。模式上還是官方說了算,只是手段由任意控制中間價,改為中間價不能偏離前收市價太多,因此要動用更多真金白銀去操控收市價。
人民幣匯價短期應可保持穩定,競爭性貶值憂慮減退,本就受衝擊有限的外圍股市應聲反彈,但韓台泰港4地股市仍然較弱,恒指回升更主要是績優的騰訊(0700)單天保至尊,一隻股份便貢獻了154點升幅所致。
港股股民近月真的很艱辛,先是面對A股股災,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救起後,7月尾又無端端單日急瀉9%,中央再加碼救市,終於有點起色,但又突然爆出人民幣貶值,嚇到大家雞飛狗跳,IT(0999)亦無端端輸了6000萬元。無論是如何有戰意、爛炒的賭鬼,這一刻亦很難有十足信心入市。或許港股股民的傷亡及不上A股,但心靈上的創傷,其實需要更長時間的撫平。
強股多暴跌 難觸摸
論策略,買強的,強如近月的濠賭股亦3天突瀉10%;買弱的,絕大多數會反覆尋底。大市升跌皆是政策主導,但中央政策卻毫無透明度,甚至高官也不知自己在做什麼。論個股,有哪一家公司、哪個板塊明年保證有增長而估值吸引?論變數,美國加不加息、人民幣匯價去向、中國經濟是否硬着陸皆懸而未決,這一刻問題多過答案,這是進取型投資者的收集時間,又或是目標2%至3%的超短線投機者搵倉的機會。但對大部分股民來說,寧願看清局勢才部署,或者真的有力能重上25,000點再說吧。
[江宗仁 還看今朝]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