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二戰結束70年談話 「不應背負謝罪宿命」 安倍迴避道歉 京促勿遮掩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15日 06:35
2015年08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昨發表二戰結束70周年談話,只以間接方式重複20年前「村山談話」中的四大核心表述──「殖民統治」、「侵略」、「致歉」及「反省」,可是並沒有直接表明個人看法,反而首度聲稱日本戰後世代不應背負「謝罪的宿命」。中國官方新華社發表題為「虛弱包裝混淆視聽」長文,批評安倍談話「糊弄歷史,欺瞞世人」。中國外交部敦促日本清晰明確交代戰爭責任及誠摯道歉。


安倍晉三昨日傍晚召開臨時內閣會議,通過戰後70年首相談話後,隨後在東京官邸舉行記者會宣讀。他先陳述19世紀西方列強競相殖民的歷史,稱日本在危機感驅動下展開現代化,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選擇以武力克服外交與經濟困局,在1931年「滿洲事變」(「9·18事變」)後走上戰爭的錯誤道路。中新社稱,安倍耗費大量篇幅辯稱日本是被迫入途窮才成為「國際秩序的挑戰者」。


談西方殖民 帶出9·18事變

安倍稱戰爭中300餘萬同胞喪命,廣島、長崎被擲原子彈,東京受空襲,連同沖繩地面戰鬥,造成嚴重傷亡。他接着說,中國、東南亞等戰場亦有大量無辜百姓受難,必須「永不忘記那些名譽與尊嚴深深受到傷害的女性」,迴避直接提及「慰安婦」。


談話中安倍否定以侵略解決國際紛爭,但無說明日本在中韓等地的行為是侵略。記者會答問環節,他沒有說明日本的行為是否屬於侵略;又以介紹歷代內閣對歷史認識的方式寫進「深刻反省」與「由衷的歉意」字眼。在表明「深刻悔悟」的同時,強調不能讓與戰爭無關的戰後世代「背負謝罪的宿命」。共同社說,這顯示安倍有意讓道歉之舉告一段落。


「安倍談話」全長約2500字,篇幅較「村山談話」多逾倍。日本政府同時發表日文、中文與英文版,並計劃發表漢語和韓語版。安倍在談話中四度提到中國,包括稱戰後有約3000名日本兒童在中國成長並最終可以回國,以及表示要反省中國人民在戰爭中所受痛苦。他說,外界「寬容之心」讓日本得以回歸國際社會,流露出向中國等鄰國示好的意味。他在記者會稱﹕「希望中國人率直接受(我們)在戰後70周年之際的坦率心情。」重申非常希望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首腦會談。他表示今次談話最重要信息是「繼續堅持不戰誓言」。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晚表示,副外長張業遂已向日本駐華大使木寺昌人表明中方嚴正立場,「日本理應對那場軍國主義侵略戰爭的性質和戰爭責任作出清晰明確的交代,向受害國人民作出誠摯道歉,乾淨徹底地與軍國主義侵略歷史切割,而不應在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作任何遮掩」。韓國執政新國家黨發言人對安倍只以間接形式談及侵略和「慰安婦」表示「遺憾」。


村山批模糊 白宮表歡迎

村山富市批評,安倍道歉的對象和原因均不明確,「把殖民統治和侵略措辭普遍化,弄成似乎是哪個國家都做過」。從事中日民意調查的民間組織日本言論NPO負責人工藤泰志稱,安倍不用第一人稱的說法,讓他感到「首相個人責任感的倒退」。


美國白宮發表聲明,歡迎安倍對二戰歷史表達深刻反省,並稱讚日本在戰後70年來「堅守和平、民主與法治承諾」,成為其他國家「典範」。聲明又說,美方重視安倍關於日本未來「要為國際和平與繁榮做出更大貢獻」的表態。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