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林泉忠﹕文字遊戲下的「悔悟」? ——評安倍「戰後70年談話」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17日 06:35
2015年08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在亞洲鄰國及國際社會高度矚目下,安倍首相親自發表了「戰後70年談話」。通篇談話洋洋灑灑3800多字(日文原版),內容兼顧周全卻極盡文字遊戲之能事,突顯了妥協與平衡各方期待的用心。中韓兩國不甚滿意是預料中事,該談話能否為日本與鄰國之間的「歷史問題」畫上句號,不容樂觀。


包4關鍵詞 「侵略」省主語恐惹批評

「安倍談話」發表前最受關注的具體焦點是會否承襲戰後50周年的「村山談話」與60周年的「小泉談話」中所包含的4個關鍵詞,即「侵略」、「殖民地統治」、「深切反省」及「道歉」。從結果看來,4個關鍵詞全數包含其中,在相當程度上有效地弱化了來自中韓兩國批判的力度。然而,談話卻在「侵略」與「殖民地統治」部分省略主語,對「慰安婦」問題也是閃爍其詞,恐怕引發迴避「加害者」責任的批評。


早在2012年底安倍入主東京永田町首相官邸後,就聲稱將於2015年發表「戰後70年談話」。由於安倍本人強烈的民族主義意識形態,加上其後的相關言論頻頻暗示將修改「村山談話」,因而備受國內外前所未有的高度關注。隨着今年2月為討論「安倍談話」內容而設的16人專家懇談會開始運作,來自中國、韓國、美國等各方的壓力逐漸升溫。


值得一書的是來自日本國內的壓力。74名知名學者包括筆者多名恩師聯署,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親自撰文,村山富市、河野洋平、鳩山由紀夫等政壇重量級人物紛紛透過媒體向安倍施壓,或要求正視侵略歷史,或要求繼承「村山談話」的呼聲此起彼伏,為日本社會歷來所罕見。


此外,包括安倍首相周邊的「右翼」保守勢力則反過來力阻安倍在道歉問題上讓步。直到談話發表前夕,安倍的親信、自民黨政調會長稻田朋美還放話反對安倍道歉。原本與稻田之流意識形態相近的安倍本人,能從前年具爭議的「『侵略』的定義在學術乃至國際上都沒有定論」、「安倍內閣不會就這樣全面繼承(村山談話)」的發言,到今天的談話涵蓋四大關鍵詞,並聲稱「歷屆內閣的立場在今後也不會動搖」,也展現了作為首相的安倍在處理棘手的國內與外交議題上具有相當的柔軟度。


安倍願妥協 盼緩和安保法案壓力

安倍願意在「戰後70年談話」議題上做出妥協,另一個背景涉及日本國會正在審議的安保法案。該法案引發日本主流輿論與民意的激烈反彈,擔心日本將再走向戰爭的道路,安倍既不希望「談話」為此帶來新的障礙,也希望藉此緩和國內的壓力,讓法案順利在9月通過。


「安倍談話」首次用了「悔悟」一詞,頗具新意。只是「歷史問題」在日本與鄰國之間已紛紛擾擾了70年,要讓過去那一場戰爭的陰影一去不復返,談何容易。如何維護永久和平、如何化解歷史心結,除了應強化防止戰爭的和平機制,仍需要加害者具誠意的「悔悟」,及受害者寬恕的胸襟,如此才有可能邁向真正的和解之路。


作者是台灣中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