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開學適應﹕家長也要適應升中 大個仔 放手給自由 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18日 21:35
2015年08月18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升中標誌着小朋友慢慢長大,開始尋求自主的空間,對父母和子女都是一個重大的轉捩點。註冊社工李淑輝提醒家長,不止孩子要適應升中新生活,家長亦要學習接受子女的改變,調節管教模式。


翻閱新課本 提升學習動機

港台DJ貴花田兒子諾諾將於暑假後升讀伊利沙伯中學二年級。回想去年暑假,諾諾由小學生過渡成中一生,貴花田慶幸兒子本身已非常期待升中、期待遇上很多新事物,所以毋須特別去作心理調適。為適應中學課程,貴花田在暑假時已安排兒子每天抽時間做練習﹕「當然我們也讓他去玩,但希望在學習及玩樂中取個平衡。7月時我安排他先重溫小六課程,溫故知新,然後在8月開始預習中學課程。」


管教者變同行者 多分析少訓話

李淑輝建議家長,多鼓勵孩子一起準備升中事宜﹕「例如購買新書、文儀用品等,家長不宜自行做完便算,要子女幫忙,令他們對升中產生期待,也提高責任感。」另外,不少家長擔心中學課程較深,所以會趁暑假密密要求子女預習。但李淑輝表示,孩子的暑期時光也很珍貴,所以不宜增加其學習壓力。她建議家長鼓勵孩子翻閱中學課本,看看跟小學的分別,藉此提起他們對新課程的好奇已經足夠。


子女升中後代表他們步入青春期,特別追求朋輩的認同,也變得希望爭取個人空間,容易與父母產生意見分歧。父母若適當地調整親子溝通模式,能令兩代關係變得更好。李淑輝表示﹕「小學時,父母是權威的象徵。但子女升中後,家長需多點以『同行者』身分跟對方溝通,不能再單向地訓話,而是多點聆聽子女的意見,並跟他們分析。」例如青少年很容易因朋輩壓力,例如要求購買時款手機等潮流物品,這時候父母宜跟他們分析「需要」跟「想要」的分別。一味滿足對方的物質要求,或者「由上至下」般訓話,也不是好方法。


放手不等於放任 多聆聽困惑

當子女爭取個人空間時,李淑輝表示﹕「父母要體諒這是青少年成長的特性。例如當孩子不再想每個周日都跟你去飲茶,家長要明白他們並不是討厭你或者衝着你而來,只是希望多點私人時間。」


學習互信 適時給予鼓勵

貴花田亦分享,兒子升中後開始積極爭取私人空間,她也要學習慢慢放手﹕「我曾想安排他留校午膳,但他已自行提出想跟同學外出午飯,那一刻我才感到他真的不再是『小學雞』了。」放手的第一課,就是要學習信任兒子﹕「他偶爾會留校跟同學打球,晚了回家。我不會大驚小怪、問長問短,因為我明白要學習信任兒子,他說留校打球就是打球,不是去了其他地方。」貴花田又說兒子性格比較內向,故特別鼓勵他參與課外活動,認識新朋友。兒子現時在校內便參加了童軍及球類小組。


李淑輝亦認同,家長在子女升中後要學習信任對方、放手讓子女下決定﹕「多愛護孩子也好,他們也有要成長的一天。父母要逐步放手,讓他們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李淑輝建議家長要給予適當的空間,讓子女做力所能及的事;但強調不再事事包辦並不等於完全不管教,反而要多聆聽子女的困惑,適時給予指引及鼓勵,建立子女自信。李淑輝補充﹕「升中生正值青春期,面對生理上的轉變、學習模式的改變及全新的交友圈子,壓力可想而知。家長應放鬆心情,肯定子女的努力及進步,這樣才能令他們愉快迎接種種新挑戰。」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