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私人水管滲漏情况,發現水務署的處理流於不作為,未按既定程序跟進個案,不願追討維修費用等弊端。其中有個案需時超過800日才完成修復,浪費了大量食水,申訴專員直指水務署流於不願作為。另外,近期困擾市民的食水含鉛超標事件,原因尚待調查總結,不過水務署的不作為(例如含鉛焊料長期被使用等),相信是原因之一。看來,水務署的管理出現問題,政府須部署整治。
處理一個水喉滲漏
水務署拖拉了831日
申訴專員調查發現2009至2014年間,水務署處理政府喉管滲漏所需時間,平均少於30日,處理私人水管滲漏個案,卻平均需時約60日。申訴專員劉燕卿指出,若一個水龍頭每秒鐘滲漏一滴水,一日滲漏的水量可裝滿22支一公升裝的汽水瓶;喉管滲漏情况需要水務署處理,水量每秒鐘應會多過一滴水,維修曠日持久,流失的水量難以估計,這是極大的浪費。
申訴專員的調查發現一宗個案極其離譜,歷時831日,即是2年又3個月,才修好滲漏的喉管。針對這宗個案,水務署人員不斷巡視、不斷發出維修通知書,但是未獲理會,而水務署也不把行動升級,例如截水以迫使業戶正視等。水務署不截水,或許考慮到避免影響居民日常生活,可是另有個案顯示由於滲漏情况嚴重,水務署立即截水,通知樓宇地舖和樓上居民盡快維修水管,只需數天時間,水管就維修妥當,恢復食水供應。一些個案證明截水有效,水務署卻不援用,此乃寬容待民抑或官僚怠惰,市民自有判斷。無論如何,不截水就無法盡快處理滲漏,這是事實。
其實,水務署處理私人喉管滲漏有既定程序,要求業戶在一定時間之內修理完成,停止滲漏;若未維修好就會發出截水通知書,註明在指定日期仍未修好則安排截水。整個程序,大概歷時一個月,只要水務署堅持執行,就可以大大減少浪費食水。
據申訴專員的調查,水務署一些其他權力,也未援用以推進工作。例如有些滲漏情况,由於種種原因,水務人員未能入內查證,而《水務設施條例》賦予水務署權力可向裁判官申請手令,派員進入私人處所維修水管;申訴專員發現,過去5年,水務署曾經8次申請手令,可是全部與進入私人處所維修水管無關。另外,對私人處所滲漏喉管,水務署完成維修之後,甚少向有關業戶收回費用。這種情况,變相鼓勵私人不維修滲漏喉管,水務署慷市民之慨,以公共資源維修私人喉管,對於奉公守法的市民顯得不公平。
水務署除了處理滲漏「懶懶閒」,在近期的食水含鉛超標事件,角色亦吃重。據已知情况,現在可以確定兩點:一是被認為「污染」了食水的含鉛燒焊物,歷來持牌水喉匠都毋須向水務署申報,揭發了鉛水之後,水務署才「補鑊」,規定一併申報燒焊物;另一點是水務工程完工之後,須經水務署檢測包括水質合格,這是樓宇獲發入伙紙的必要程序,據知在鉛水事件揭發前,水務署對水質的檢測,並不包括是否含鉛。
專業部門問題多
水務署病徵雷同
從上述情况看來,水務署就食水是否含鉛、含鉛量是否超過世衛標準,長期以來沒有多少作為。今時今日,鉛水超標使不少人忐忑不安,與水務署未能把好「水質關」有直接關係。水務署處理私人喉管滲漏和食水含鉛情况,都顯得不願作為或根本不作為,這個部門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是否與其他一些專業職系部門一樣,管理上出了問題,值得政府正視。
近年,專業職系部門捅出大紕漏,以海事處最引人矚目,南丫島海難暴露海事處人員長期疏忽職守,馬虎塞責,這在獨立委員會的聆訊和結論已經充分說明,反映海事處長期管理不善而致流弊叢生。民航處則是另一個「獨立王國」,主事官員竟然可以凌駕制度,在興建新總部和內部裝修設施等自把自為,箇中存在大量虛耗浪費。這些部門與部門中人的異化,有很多原因,不過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部門中人結成命運共同體,官官相護。即使如此,終究掩不住管理上的問題,這在海事處與民航處已經暴露出來。
水務署對鉛水不聞不問、對私人喉管滲漏不求解決,被揭出的流弊並非單一個案,乃長期積習,箇中暴露出來的官僚怠惰、因循苟且,與其他問題部門的「病徵」相似。海事處已經空降政務官整頓,管理紊亂的香港電台也一度由政務官主政,看來效果不錯,政府對整治水務署,改善其管理,也應該排上日程,以使水務署更好地服務市民。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處理一個水喉滲漏
水務署拖拉了831日
申訴專員調查發現2009至2014年間,水務署處理政府喉管滲漏所需時間,平均少於30日,處理私人水管滲漏個案,卻平均需時約60日。申訴專員劉燕卿指出,若一個水龍頭每秒鐘滲漏一滴水,一日滲漏的水量可裝滿22支一公升裝的汽水瓶;喉管滲漏情况需要水務署處理,水量每秒鐘應會多過一滴水,維修曠日持久,流失的水量難以估計,這是極大的浪費。
申訴專員的調查發現一宗個案極其離譜,歷時831日,即是2年又3個月,才修好滲漏的喉管。針對這宗個案,水務署人員不斷巡視、不斷發出維修通知書,但是未獲理會,而水務署也不把行動升級,例如截水以迫使業戶正視等。水務署不截水,或許考慮到避免影響居民日常生活,可是另有個案顯示由於滲漏情况嚴重,水務署立即截水,通知樓宇地舖和樓上居民盡快維修水管,只需數天時間,水管就維修妥當,恢復食水供應。一些個案證明截水有效,水務署卻不援用,此乃寬容待民抑或官僚怠惰,市民自有判斷。無論如何,不截水就無法盡快處理滲漏,這是事實。
其實,水務署處理私人喉管滲漏有既定程序,要求業戶在一定時間之內修理完成,停止滲漏;若未維修好就會發出截水通知書,註明在指定日期仍未修好則安排截水。整個程序,大概歷時一個月,只要水務署堅持執行,就可以大大減少浪費食水。
據申訴專員的調查,水務署一些其他權力,也未援用以推進工作。例如有些滲漏情况,由於種種原因,水務人員未能入內查證,而《水務設施條例》賦予水務署權力可向裁判官申請手令,派員進入私人處所維修水管;申訴專員發現,過去5年,水務署曾經8次申請手令,可是全部與進入私人處所維修水管無關。另外,對私人處所滲漏喉管,水務署完成維修之後,甚少向有關業戶收回費用。這種情况,變相鼓勵私人不維修滲漏喉管,水務署慷市民之慨,以公共資源維修私人喉管,對於奉公守法的市民顯得不公平。
水務署除了處理滲漏「懶懶閒」,在近期的食水含鉛超標事件,角色亦吃重。據已知情况,現在可以確定兩點:一是被認為「污染」了食水的含鉛燒焊物,歷來持牌水喉匠都毋須向水務署申報,揭發了鉛水之後,水務署才「補鑊」,規定一併申報燒焊物;另一點是水務工程完工之後,須經水務署檢測包括水質合格,這是樓宇獲發入伙紙的必要程序,據知在鉛水事件揭發前,水務署對水質的檢測,並不包括是否含鉛。
專業部門問題多
水務署病徵雷同
從上述情况看來,水務署就食水是否含鉛、含鉛量是否超過世衛標準,長期以來沒有多少作為。今時今日,鉛水超標使不少人忐忑不安,與水務署未能把好「水質關」有直接關係。水務署處理私人喉管滲漏和食水含鉛情况,都顯得不願作為或根本不作為,這個部門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是否與其他一些專業職系部門一樣,管理上出了問題,值得政府正視。
近年,專業職系部門捅出大紕漏,以海事處最引人矚目,南丫島海難暴露海事處人員長期疏忽職守,馬虎塞責,這在獨立委員會的聆訊和結論已經充分說明,反映海事處長期管理不善而致流弊叢生。民航處則是另一個「獨立王國」,主事官員竟然可以凌駕制度,在興建新總部和內部裝修設施等自把自為,箇中存在大量虛耗浪費。這些部門與部門中人的異化,有很多原因,不過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部門中人結成命運共同體,官官相護。即使如此,終究掩不住管理上的問題,這在海事處與民航處已經暴露出來。
水務署對鉛水不聞不問、對私人喉管滲漏不求解決,被揭出的流弊並非單一個案,乃長期積習,箇中暴露出來的官僚怠惰、因循苟且,與其他問題部門的「病徵」相似。海事處已經空降政務官整頓,管理紊亂的香港電台也一度由政務官主政,看來效果不錯,政府對整治水務署,改善其管理,也應該排上日程,以使水務署更好地服務市民。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