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一連寫了兩天有關天津瑞海國際大爆炸慘劇,看過的大量文章都指向多頭監管導致權責不清,出現不同的監管漏洞,終於釀成大禍。然而,除了行政體制的毛病,更深層的根源仍在於特權橫行、有法不依而監管者和執法者都袖手旁觀,這既是瀆職,也觸犯了法律(收受利益隻眼開隻眼閉),如果不能消除這種體制內的惡疾,類似的公共大型災難必會陸續有來。
紅頂股東撐腰 瑞海違規營運
出事的天津瑞海國際來頭不小,有紅頂股東撐腰,以致營運上有多處違規卻如常營業。新華社昨天發布一篇《獨家起底天津瑞海神秘控制人》文章,詳細披露了該公司5名核心人物的背景和關係,到最後揭開了真正的股東,名字叫董社軒,他的身分是天津港公安局原局長之子。
找出了這條線索,天津大爆炸的很多疑團也就不說自明了。新華社的文章透露,瑞海成立之初只有普通物流倉庫,但只用了一年半時間,這家新公司就順利通過了安監、港口管理局、海關、海事、環保等不同部門的批准,得到了危化品倉庫的經營許可證。文章又稱,瑞海辦危化品倉庫的申請做環評民調時,竟「沒有反對意見」,但附近居民表示從未見過瑞海的調查問卷。
換安評公司 報告即通過
至於最受爭議的安評報告,為何讓危化品倉距離民居不足最低規定的1000米,報道指替瑞海做安評的第一家公司認為距離太近,不符合規定,後來換了另一家公司,結果就順利通過!以上這些明顯漏洞,天津市政府為何視若無睹,任由其輕鬆過關!
大爆炸之後,原來負責善後工作的安監總局局長楊棟梁突然在周二被指「涉嫌嚴重違規違法,正接受組織調查」,雖然官方沒有公布楊下馬是否跟天津大爆炸有關,但國務院天津調查組已明言:不管什麼背景都要一查到底,相信有更多高官會捲入這次事件而下台。
瑞海國際雖有多項明顯違規的行徑,卻沒有官員出面喝停,到事發之後各監管單位負責人紛紛「失蹤」,遲遲不露面交代情况,一張權力的網絡希望捂住真相,令人看清了天津爆炸慘劇的真正禍源。
[陳景祥 齊物論]
紅頂股東撐腰 瑞海違規營運
出事的天津瑞海國際來頭不小,有紅頂股東撐腰,以致營運上有多處違規卻如常營業。新華社昨天發布一篇《獨家起底天津瑞海神秘控制人》文章,詳細披露了該公司5名核心人物的背景和關係,到最後揭開了真正的股東,名字叫董社軒,他的身分是天津港公安局原局長之子。
找出了這條線索,天津大爆炸的很多疑團也就不說自明了。新華社的文章透露,瑞海成立之初只有普通物流倉庫,但只用了一年半時間,這家新公司就順利通過了安監、港口管理局、海關、海事、環保等不同部門的批准,得到了危化品倉庫的經營許可證。文章又稱,瑞海辦危化品倉庫的申請做環評民調時,竟「沒有反對意見」,但附近居民表示從未見過瑞海的調查問卷。
換安評公司 報告即通過
至於最受爭議的安評報告,為何讓危化品倉距離民居不足最低規定的1000米,報道指替瑞海做安評的第一家公司認為距離太近,不符合規定,後來換了另一家公司,結果就順利通過!以上這些明顯漏洞,天津市政府為何視若無睹,任由其輕鬆過關!
大爆炸之後,原來負責善後工作的安監總局局長楊棟梁突然在周二被指「涉嫌嚴重違規違法,正接受組織調查」,雖然官方沒有公布楊下馬是否跟天津大爆炸有關,但國務院天津調查組已明言:不管什麼背景都要一查到底,相信有更多高官會捲入這次事件而下台。
瑞海國際雖有多項明顯違規的行徑,卻沒有官員出面喝停,到事發之後各監管單位負責人紛紛「失蹤」,遲遲不露面交代情况,一張權力的網絡希望捂住真相,令人看清了天津爆炸慘劇的真正禍源。
[陳景祥 齊物論]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