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證監會明年中將引入新的要求,規管衍生工具的銷售程序。新要求實施後,銀行及證券行向客戶銷售窩輪、牛熊證、持有衍生票據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等上市衍生工具時,均要向客戶重新解說投資風險。香港證券專業學會主席邵蓓蘭表示,業界十分關注實施有關要求的安排,因要修訂現有的銷售流程,亦要作系統配套。
現時中介機構銷售窩輪等上市衍生工具時,一般會視之為普通股票,不會向客戶特別解說風險。然而,新的衍生工具銷售指引生效後,中介機構向投資者銷售窩輪及牛熊證時,也要向客戶解說風險,確保客戶認識有關產品。有窩輪發行商表示,要為新例作特別安排,例如研究如何經由網上或電話向客戶解說風險等,但由於只須解說一次,故相信只是執行新例初期需應付較多工作。
至於非上市的衍生工具,銷售程序將更為嚴格。邵蓓蘭指出,中介機構日後向客戶銷售非上市衍生工具時,除了解說風險,也要為客戶做風險及知識評估,要是客戶被評定為對衍生工具認知不足,以及本身不適宜承受高風險(例如長者等),即使客戶強烈要求購買,中介機構也應拒絕。
買非上市衍生產品 要知識評估
證券專業學會早前為業界舉行了多場研討會,解說明年執行新銷售規則的詳情。
新的銷售要求主要針對衍生工具,但規則沒有具體列明,基金產品要含有多少比例的衍生工具,才被視作衍生產品。邵蓓蘭表示,業界希望證監會在這方面有較清晰的指引,學會亦會就此與證監會溝通。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