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跌過、損過、創傷過,但未必人人會汲取教訓,有經歷過長者跌倒的家庭,逾半數依舊「完全沒有」使用防滑地墊,跌倒長者仍不會用輔助行動的扶手;曾遇交通意外司機,日後超速駕駛和不用免提電話裝置者反而增多;只有經歷過運動創傷和兒童家居損傷者,加強預防措施者會較多。
一老一嫰是最常出現家居損傷的群組,針對長者而言,移走易絆腳物件、加防滑地墊,甚至加高坐廁令長者更易使用,均是有效預防措施。意外前79%人移走絆腳物,意外後增至的83%。加防滑地墊雖由25%增至29%,但完全不做者有51%,逾九成人更不會加高坐廁。
有兒童經歷家居損傷家庭,六成繼續不用尖角保護套,但加裝窗花則由七成人增至百分百,放好打火機到小童觸不到的地方,亦由六成人做足升至逾七成。針對運動創傷,事後做足熱身和定時小休,亦由六成半增至近七成,但九成人踏單車仍不戴頭盔。
不過,交通意外的教訓似乎對司機來說並不太具阻嚇力,遵照行車速度由遇事前的100%,減至遇事後的九成,使用免提裝置由遇事前的95%,減至事後的81%,只有避免酒後駕駛由86%增至91%。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