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由於民間不斷響起置業難的政治訴求,特首曾蔭權更將在10月施政報告提出資助巿民置業的方案,成為近日市場談論焦點。曾經是置業「過來人」、也曾是香港居屋主要承建商之一的瑞安集團主席的羅康瑞,他就認為受資助置業的巿民應為低收入人士,而資助方案非為首次置業人士而設,並指希望港府復建居屋。
「過去兩年樓價飛升太厲害,普通巿民買樓難嘅問題,都歸因於香港地少人多,而且近年唔少豪宅同埋優質物業都由內地客以高價購入,無形中同港人買家喺巿場上競爭而推高樓價。」
「早前港島區有啲樓賣到每呎7萬元水平,連我自己都負擔唔起,咁呢啲情况唔多正常啦,但呢啲可能係好靚嘅樓,買佢哋嗰啲人嘅心態,可能買嚟當係古董咁收藏就無可厚非,只要佢哋負擔得起就得啦。」
「先租後買」難執行
羅康瑞認為,政府有責任去提供適當機會給有需要置業的低收入居民。「過去幾十年,香港房屋政策解決呢方面問題係有成績。但係自從『八萬五』房屋政策影響樓巿,加上本港經濟受到衝擊之後,負資產人士增加令社會不滿及分化。所以,政府可以重新考慮以前行之有效嘅居屋政策,協助低收入人士嘅置業安居需要,因此,我贊成政府復建居屋,最緊要係申請輪候政策方面做得公平啲,同埋復建居屋數量要適當啲啫;但係如果採用幫助人哋先租後買嘅方式,我覺得執行上好難定奪。」
指資助年輕人買樓非奉旨
不過,羅並不贊成政府資助首次置業的年輕人士:「點解佢哋首次置業要有優惠呢?政府資助巿民置業,並唔係叫人哋去買豪宅咁嘅諗法㗎,佢哋買唔起樓,可以租樓住都得㗎,好似外國都有好多年輕人,未夠錢買樓咪自己租樓住啫。香港年輕人未夠錢買樓可以努力工作搵錢,多勞多得;等到夠錢嘅時候至去買咯。呢樣嘢唔係奉旨要資助啩?」
羅回顧自己首次買樓的經驗﹕「當時我結婚(第一次婚姻)之後,要同父母親分開居住,所以要自己置業;雖然當時我家境唔錯,但係我仍然未有能力買山頂樓或者中半山樓住,唯有用幾百萬元,買咗距離巿中心區較為偏遠嘅西貢清水灣道附近一間約2000呎連排式洋房住。」
香港政府現時計劃將多個工業區改為住宅用途,對羅康瑞來說會否有商機?「我諗如果係成個工廈區之中,只係改咗一、兩幢工廈用途就無乜成效,應由政府完成整套轉型規劃方案,咁至會令發展商有啲信心參與。」
未擬拓港房產 惟看好港樓市
不過,羅表示他暫時不考慮在香港發展地產。「如果要喺香港搞類似我哋大陸發展緊『新天地』品牌概念嘅商住混合式項目,以香港咁細地方,只可以做好細項目,但又要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付出工夫同埋時間等,都同我哋搞大陸嘅大項目差唔多,咁我橫豎都係做咯,為乜唔做大啲而要做細啲呢?特別係我好鍾意在自己發展嘅項目中,可以有機會發揮創意,令我有好大滿足感。」
雖然羅暫不在香港發展地產,但他對本港樓巿前景仍樂觀。「我完全睇好㗎,因為可能以前受到我父親做地產業嘅薰陶,我好相信房產實物投資喺長遠嚟講係最好嘅,香港始終地少人多,樓巿一定有基本支持力,只不過喺樓巿循環之中,會有高有低。」
撰文、攝影:鄧雅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