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美貿易失衡 「不應政治化」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05日 05:35
2010年10月05日 05: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總理溫家寶在CNN專訪中表示,中國並不追求貿易順差,部分美國人尤其是國會議員未能全面了解中國,而把貿易不平衡問題「政治化」。談到腐敗與通脹,溫家寶說,「那是我非常努力試圖控制好的事情,因為我相信腐敗和通脹會對我們國家政權的穩定產生負面影響,何况兩者也事關人民對政府的信任與支持」。

通脹腐敗損政權穩定

主持扎卡里亞問溫家寶,會否擔心全球(特別是美國)出現「雙底衰退」?溫家寶表示,「我相信全球經濟在復蘇」,又指華府的倍增出口和基建投資計劃走對方向,至於中國的4萬億元刺激經濟方案,也取得成功。被問會否擔心導致泡沫和通脹,溫總強調4萬億元中,其實僅得1.18萬元億來自政府出資,但他也提出了三大隱憂,第一就是通脹,「我對如何好好管理通脹預期,確有點擔心」;第二則是地方政府債務(迄今已累積7.6萬億元人民幣),可幸現仍屬可處理水平;第三點就是如何善用投資去推動經濟結構調整。他從全球金融危機中汲取到的最大教訓,就是要密切注視經濟中的結構問題,而中國可依賴刺激內需來促進經濟進一步成長。

指貿易失衡與匯率無必然關係

對於扎卡里亞質疑人民幣過去兩年僅升值了1.8%,又聲言中國變相補貼出口商,加劇經濟失衡,溫家寶認為這僅代表一些美國國會議員的觀點。溫家寶直指一些美國國會議員把中美貿易失衡問題「政治化」﹕「他們並不完全了解中國……我不認為這是正確的做法。」他指出,自1994年北京開啟匯改制度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已升值55%,而雙邊貿易失衡「主要是結構性的」,同匯率政策並無必然關係。

溫家寶承認,中國對美國和歐盟享有貿易順差,但他也指出,中國對日本和其他亞洲國家出現貿易逆差,且中國在加工貿易中享有順差,但在一般貿易中卻是逆差,「中國向美國輸出的許多產品,是美國不再製造的產品。即使你們不向中國購買這類產品,也仍要向印度、斯里蘭卡或孟加拉買」。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