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網銀暗戰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11日 05:35
2010年10月11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網購」風行,以阿里巴巴(1688)「支付寶」為代表的非銀行支付機構漸成氣候,阿里巴巴獲批成立商業銀行傳聞不斷。消息稱,阿里巴巴厲兵秣馬,急速延攬招商銀行(3968)數名信用卡業務核心人物及數百名金融技術人才,希圖摘得「金融牌照」,分食傳統商業銀行的蛋糕。

第3方支付 難獲金融牌照

近兩年,內地非金融機構開辦的支付公司如雨後春筍:「支付寶」、「快錢」、「網路錢包」……,行市十分火爆,被稱為「第3方支付公司」,此稱謂並不光彩,它們提供資金支付服務,卻不是銀行;它們使用各銀行的網銀系統,坐擁巨額資金流,卻被金融業排除在外。中國央行近期密集出台整頓「第3方支付」的文件,回收「第3方支付機構」審批權;眼見官方背景的「中國銀聯電子支付公司」無甚起色,央行很快推出俗稱「超級網銀」的第2代支付系統,抗衡第3方支付機構。明顯金融當局對「第3方支付」的浩大聲勢頗為警覺。

網路、手機支付均須通過商業銀行的「網銀」系統,按理說銀行重權在握,但一名內地商業銀行人士抱怨說,銀行僅是在給第3方支付公司「打工」,「第3方支付公司」借道網銀,此前連佣金都不用付,現在儘管付佣金,但市場蛋糕愈來愈大,利益分配嚴重不均,銀行自然心中難平。

接近央行的消息人士透露,央行的官方支付系統「超級網銀」或在10月中旬有新動作,事實上,當局並不樂見第3方支付公司借助網路金融擠佔傳統金融業地盤,勢將網路金融納入麾下嚴加掌管。第3方支付機構還要面對眾商業銀行「合縱連橫」式的排擠,銀行希望第3方支付公司出讓更多的支付市場及電子商務市場利益,亦有銀行希望聯手組建電子商務及支付平台,吞併第3方支付機構。

可見,曾揚言「隨時準備把支付寶獻給國家」的阿里巴巴老闆馬雲最近儘管獲得了第3方支付機構的「營業執照」,但想再下一城,拿下「金融牌照」躋身「正規軍」,恐難順遂。若是談判,要在利益分配上達成共識,亦須好費一番工夫。

或建「支付業協會」解困局

半年來,內地銀行困局不斷,除了網銀的尷尬,「銀行收費」亦被輿論連篇累牘地「清算」,面對「消費者協會」的質疑,銀行噤若寒蟬。作為銀行支付業務的「大東家」,央行想必臉上無光。消息人士稱,「消費者協會」的背景是商務及工商部門,內地金融當局意欲籌建「支付業協會」,以便遇事回應,亦對「第3方支付公司」加上了一道行業約束,一舉兩得。就支付業務價格管理,官方的口徑是堅持市場化方向,業內透露,若其他部委出面訂立政府指導價,料將受金融當局抵制。

馮其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