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早前在飛龍香港標誌加上三條尾,耗資610萬元,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旗下的專責辦公室「創意香港」,昨日公布的新標誌「火花」,則盛惠85萬元。「火花」標誌來自較早前的標誌設計比賽,但在85萬元成本中,得獎設計的獎金僅為5萬元,即使連同其他獎項,獎金總開支亦只是10.3萬元,遠低於85萬元成本,「創意香港」解釋,其餘費用為印製卡片等行政開支。有設計業界批評,政府願意在行政開支上慷慨,在設計師所獲的設計費上卻孤寒,是不尊重創意。
總成本85萬元 總獎金僅10萬
今年3月才履新的創意香港總監廖永亮,昨日公布該部門全新標誌,新標誌來自早前標誌設計比賽公開組的優勝作品,名為「火花」,由MAD Studio的劉宇衡設計,意念為宇宙萬物源自一點花火。該標誌原設計為黑色及打直,後經創意香港「發展」後,標誌加上七彩顏色,亦由打直變成打橫。
未透露費用細項
廖永亮透露,新標誌的成本包括比賽、印製卡片、將設計變成可用的標誌及小冊子等,合共85萬元,當中還未包括設計網頁的費用。被問及費用是否昂貴及分類細項,他稱因涉及不同製作部分如印製卡片,難以仔細交代。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發言人表示,有關費用已包括比賽者所得的獎金、將設計圖案變成標誌的開發費、比賽所需費用及印刷卡片及刊物等,但無法提供各項費用細項。
學者﹕行政費用花大錢
理大設計學院助理教授黃國才說,標誌最重要是設計本身,但本地機構經常不懂尊重設計者的原創作,以創意香港標誌所需的整體費用計算,獲獎作品只值5萬元,比例上太少。他批評港府經常大花金錢在行政費用上,冷待原創作品的價值。
除了新標誌設計,廖永亮又公布創意香港撥款50萬元,資助本地或海外獲得設計大獎的本地設計師。香港設計師協會主席施家禮預計,每名往海外參賽者所需費用約為6萬元,估計創意香港每年能資助約10人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