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G20財長會議的聯合公報,表示各國同意「避免競相將貨幣貶值」,會後美國財長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又特意赴華,與中國副總理王岐山會晤,多少暫紓了中美匯率爭議。有分析師認為,G20各方算是同意就貨幣戰「暫時停火」,但「停火」能維持多久,卻是疑問,一切還得看下周美國聯儲局的第2波量化寬鬆(QE2)印鈔規模。
蓋特納晤王岐山 疑協調人幣QE2
王岐山與蓋特納在青島機場會談。雖然美方沒透露兩人會晤詳情,美國駐北京領事館僅稱,「雙方就中美經濟關係和下月G20峰會準備工作交換意見」,但一般相信兩人談論了人民幣和美國推出第2波貨幣寬鬆政策的事宜。
蓋特納出席完G20會議,便從韓國慶州飛往青島。這次是雙方繼4月份在北京首都機場會晤後的第2次機場會面。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研究員陶文釗認為,「這是一次重要的會晤,有助協調中美雙方立場,推動G20峰會取得共識」。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亦稱,人民幣匯率問題是目前中美關係的「最大障礙」,「會面不僅是積極信號,而且雙方肯定談到一些實質問題。這說明雙方都在努力避免使矛盾尖銳化」。
美財長暗示印銀紙可逼人幣升值
剛出席完G20會議的蓋特納,在彭博電視台昨播出的專訪中聲稱,雖然中方在讓人民幣升值上「仍有一段路要走」,但「我想你將見到他們繼續行動」,因為中國也視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符合本國利益,皆因中方不想美國聯儲局變相控制其貨幣政策。「他們(中國)是獨立國家,他們需要彈性,依據中國國情,去處理他們的政策,這需要將人民幣的匯率,在一段時間內逐步上升,就像他們現在所做的那樣。」
蓋特納這番言論,其實帶有「逼降」味道,因為這等於是說,在美國隨時可大印銀紙、變相衝擊各國貨幣政策效用下,中國為了國家利益,不得不妥協,要讓人民幣升值。但蓋特納似乎也暗示,中方可以有一段時間「循序漸進升值」,皆因種種迹象都顯示,美國準備大印銀紙的做法,令美國在G20會議上招非議。雖然蓋特納堅稱大多數G20成員都明白美國需要採取政策(量化寬鬆)去刺激增長,但德國經濟部長布呂德勒(Rainer Bruederle)周末卻高調抨擊,聯儲局的做法形同操控美元匯率。他指出,伯南克出席G20會議期間,簡述了聯儲局準備刺激美國經濟的措施,但卻招來其他與會者的抨擊。他說﹕「透過增加流動性去試圖阻止或解決問題,根本是走錯了路。我認為,永久性質的過量印銀紙,根本就是在間接操控匯率」。
G20多國不滿 美QE2或趨審慎
G20會議對匯市有何即時影響,分析師意見不一。IFR Markets的努南(John Noonan)認為,G20會議暫給貿易戰降溫,料可紓緩投資者避險情緒,市場人士可能視之為購入亞洲貨幣和股票等較高風險資產的信號,但美元也未必會大跌,因為在G20多國不滿下,美國可能會避免一下子採取太激烈的QE2措施,歐元和日圓上升壓力會略減,儘管美元兌亞幣料仍將下跌。
歐元在9月份兌美元急升7.6%後,10月份迄今升幅已放緩至2%。在美元超賣下,投資者都在整固,等待聯儲局正式推出QE2。貨幣分析師泰勒(John Taylor)甚至認為,歐元兌美元近月升勢已接近見頂。
撰文:郭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