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末代會考圓滿結束,10萬名考生中,原來有近三成在中文作文卷內選答「面對難關有感」一題,當中絕大部分以第一身撰文,抒發末代會考心聲。考評局昨出版考試報告,大讚考生寫出對會考忐忑不安的真實心聲,直言「閱卷員也為之動容」。
作文卷抒發末代忐忑
今年會考中文科作文卷有3條題目,逾四成考生選答關於教養子女的議論文,三成則選擇寫一篇「得到鼓勵,面對難關有感」的日記,其餘則選描寫文「校園火警演習眾生相」。
昨公布的考試報告指出,「在10萬多份考卷中,我們聆聽到考生的心聲」,報告稱,不少考生以末代會考生身分,點出會考難關及對前途的憂慮,以及其間感受到的鼓勵等,考生忐忑不安的心情躍現紙上。另外,報告亦稱﹕「尤幸考生有明確目標,仍然努力溫習,堅持到底,真情流露,閱卷員也為之動容。」
「遠親」解母親遠去
雖然末代考生表現感動考官,但同時也有荒謬的答題令考官啼笑皆非,例如在口試方面,考生討論假設要放棄家中一種電器,應放棄洗衣機、雪櫃或飯煲時,考生竟欠缺常識,不了解飯煲和洗衣機功能,無法清楚表達意見。
另外,當問及考生是否同意「遠親不如近鄰」這說法時,考生竟把「遠親」解釋為「親生母親拋棄兒子而往遠方去」,令考官哭笑不得。
批學生鬼畫符掩飾錯字
高考方面,在中國語文及文化試的卷二文化題,有試題借高鐵爭議,要求學生討論發展基建涉及的鄉村拆遷問題。報告指考生表現未算出色,最大毛病是僅作時事或常識討論,未談及中國文化中的情理仁義觀念,而且支持發展或保育鄉村的立場飄忽不定,不敢表態。
高考英語試也有不少學生「觸礁」,包括將「baby」誤寫為「bady」,「button」寫成「botton」等。報告又踢爆考生「渾水摸魚」,指「因為缺乏信心,寫字自然如鬼畫符,但求形似」,批評學生讀書只重略讀,少用筆錄,結果執筆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