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地產建設商會昨舉行例會後表示,商會未曾考慮亦無討論就政府限制發水樓措施尋求司法覆核,但不能抹煞所有的可能性。有資深測量師指出,豁免樓面(意指可建發水樓面)主要是屋宇署酌情批出,故是否批豁免,實屬屋宇署的酌情權力,地產商尋求司法覆核的難度相當高。
昨會議上無人提覆核
地建會執委會副主席梁志堅昨日對於是否就限制發水樓措施尋求司法覆核,他回應:「完全無人(發展商)提出過,只是你們(指有記者)講!」,稱商會無這方面的考慮。地建會秘書長龍漢標開會後表示,昨日會上並無討論司法覆核的問題。他認為,司法覆核是嚴重的司法程序,該會暫未考慮這方向。被問及是否有機會(司法覆核)?他回應不能抹煞所有的可能性,現要待政府最快12月前公布的作業備考。對於外界批評發展商趕尾班車,在明年4月1日發水限制措施生效前入則,他表示,發展商投地時已將發水因素計算在出價內,作為成本之一部分,故對政府的寬免有合理預期,只是政府改變規定造成影響。
華置(0127)董事劉鳴煒回應稱,未聽聞有關司法覆核消息,並指由於集團以收租為主,銷售樓盤不及其他發展商,故新的發水規管對公司無大影響。他亦指出,政府規管樓市及銷售是好事;個人暫未詳細研究有關政策細節,但對樓面一成的發水上限釐定方法感到好奇。
仲量聯行:覆核難度高
資深測量師、仲量聯行國際董事劉振江表示,屋宇署仍未刊出的作業備考,若現在談司法覆核一事,「是太遙遠及太揣測」。劉指出,現時的豁免樓面,主要是建築事務監督運作酌情權批出,即是可以批也可以不批准,他認為除非新作業備考損害土地的固有(即肯定存在)利益,否則司法覆核的難度相當高。測量師學會何鉅業則指出由於涉及巨大利益,不能排除稍後有發展商可能從措施的持續性提出質疑,即「為何一直沿用,現時變成無」,惟他同意豁免樓面一直是政府酌情批出的事實,會影響覆核的勝算。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陳智思表示,發展商無可能要求,發水樓面不設限期。他希望發展商與政府能夠取得共識,毋須以法律程序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