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大必修中文課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09日 05:35
2010年11月09日 05: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近年本港不少學生留意到內地商機無限,畢業後紛紛到內地發展。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教授和主任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學院注意到本港與內地的頻繁合作,在新學制下有意提升本科生的普通話水平,在現時所有本科生必修的「中文增補課程」中,加強學生普通話聽說能力,並會因應個別學科需要,如中醫藥、工程、商學等課程,於課堂教授更多專業詞彙,加強學生在內地市場的競爭力。

有份參與策劃課程的港大中文學院助理課程主任盧仲衡笑言,現時港大生的普通話水平已比以前進步得多,基本對答已毫無問題,相信是與中小學加強普通話教學有關。

普通話作簡報演說

不過,學院發現不少學生在演說時,難以用普通話表達學科專用名詞,因此學院自兩年前起,在商學院的必修中文增補課程,試行要求學生以普通話作簡報或演說,發現效果良好,大學教資會顧問亦建議課程值得推行,故考慮在新學制下加強現時10個學院的必修中文課程的普通話聽說培訓。

負責教授課程的蘇耀宗博士坦言,學生最初對用普通話演說「表現猶豫」,後來經過熟習後,普遍亦認為多練習對普通話說話基礎有改善,不少學生亦了解僱主對畢業生語文能力的需求,因此學院的學生評估亦得到正面反應。

課程將增至6學分

港大文學院副院長施仲謀認為,此課程可配合學校其他實習計劃,例如建築、工程學院及理科生需要到內地實習,令學生的普通話更為專業。他說,學院現正與不同學系磋商,編制未來必修課程,並考慮加入導師以普通話講課,或學生以普通話討論。在新學制下,此必修課程將會由現時的3個學分加至6個,學院期望校方容許學院增聘導師。

明報記者 鄭穎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