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人民幣按部展開國際化進程,全國政協委員、中投香港董事長劉遵義認為,人民幣在5年之內可以自由兌換,惟不等於匯率自由浮動,然而亞洲區內對人民幣的認受性日漸增加,料人民幣在日本除外的東亞經濟體系,未來可擔當央行儲備貨幣的角色,成為亞太區國際貿易與交易結算的主要貨幣。
未開放也不妨礙認受性
劉遵義昨日出席高端經濟論壇活動時,談及人民幣在中國經濟轉型下可擔當的角色。他指出,內地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由出口帶動變為內需帶動,從二級生產升為三級生產,中國逐漸不再需要維持低匯率,人民幣可以成為長期保值的貨幣。
在內地的經常帳下,人民幣已可自由兌換。劉遵義指出,國家資本帳雖然未完全開放,卻不代表人民幣在境外缺乏認受性,也不妨礙人民幣成為境外儲值貨幣。他續指,中國已與亞洲區內多個國家簽訂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並相信人民幣的境外認受性將會持續上升。
金管局:不考慮港元掛鈎人幣
港元與美元掛鈎的聯繫匯率制度,令港元失去自主的貨幣政策,弊端在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下尤其顯著。不過劉遵義指出,短至中期聯匯系統不宜改變,否則只會令港元大幅升值,損害出口之餘更打擊本港旅遊業。金管局副總裁余偉文日前在倫敦演說時指出,金管局目前亦不考慮把港元與人民幣掛鈎。
港元如要改與人民幣掛鈎,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早前已提出3大條件,包括香港與中國經濟周期同步、人民幣自由兌換,以及內地金融資產深度、闊度和流動量顯著增加。余偉文指出,目前與美元掛鈎的聯匯制度最適合本港使用。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