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曾德成被斥借運動員過橋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18日 21:00
2010年11月18日 21:0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為爭取申辦2023年亞運,政府的「減價」方案未獲立法會所有政黨垂青,在尚有兩星期便結束公眾諮詢之際,民政事務局長曾德成昨稱,日前本港單車選手黃蘊瑤負傷比賽摘下一面銀牌,令申辦亞運的民意起了變化。民建聯認為黃蘊瑤負傷奪獎與申辦亞運是兩回事。

民政事務局昨日舉行最後一場地區諮詢會,諮詢建築界、旅遊界、教育界及各區體育會的意見,逾100人出席,此次與會者一面倒支持政府申辦亞運。

曾:支持意見書愈來愈多

曾德成會上表示,廣州亞運開幕後,申辦亞運的民意起了變化,他稱﹕「市民能夠看到實際的現實例子,看到的層面比較闊,而非着眼(亞運)需斥資多少元,能看到亞運實際意義……今日(昨日)黃蘊瑤事件,一宗體育新聞登上多份報章的頭條,多份報章發表評論,拉闊亞運、體育事務的討論層次」。他補充說,近日接獲的意見書,表示支持的意見愈來愈多。

譚耀宗:不能混為一談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則大潑冷水,認為黃蘊瑤負傷奪獎和香港是否申辦亞運根本是兩回事,兩者不應混為一談,又指民建聯反對申亞,是因為諮詢期太短和價錢太貴,至今該黨仍是反對申辦亞運,要待下周二的中委會才有最後決定。

民主黨張文光批評,指曾德成「不應該借個別運動員過橋」,他說倘若政府認為運動員值得栽培,便應將申辦亞運的數十億元,用作培育運動員發展,而非只做亞運這類的面子工程。

霍震霆:亞運對市民不貼身

港協暨奧委會主席霍震霆認為,運動員負傷作戰取得獎牌,顯示香港精神。被問到有否信心能爭取議員支持申辦亞運,他嘆道:「有乜辦法?同事都講錢,議會都是關注民生問題,但辦亞運對市民來說並不貼身。」他暗示能游說議員的機會不大。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