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去年首11個月,訪港旅客高達5100萬人次,其中中國內地遊客仍是最主要來源,惟按年下跌7.8%。雖然內地訪港人數下滑,加上日本可能搶走不少中國旅客,但旅遊業人士表示,對內地旅客而言,香港在語言及地理位置上仍具優勢,對今年旅遊市場樂觀。
籲旅發局研新景點
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表示,港元跟隨美元強勢,因此出遊消費增多、來港消費減少很正常,但對今年遊客人數仍有信心,因對廣東省旅客而言,香港肯定比日本方便,不過他亦呼籲,旅發局應該研究推出新景點。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表示,香港相對日本,在吸引內地遊客方面仍有交通和語言的優勢,雖然日本遊會有分流,但訪港人數不會出現大幅下降。消費模式方面,部分在港銷售的日本品牌奢侈品消費或會轉移至日本,對零售業有一定影響。他又認為,近兩年政府對旅遊發展局撥款雖有增加,但七成宣傳是面向海外,是時候加強對來港便利的內地城市的推廣。
他續稱,和前年大幅下跌相比,近半年訪港遊客人數趨於穩定,甚至有少許反彈。另外香港對外的旅遊宣傳已不局限於飲食和購物,而是加入更豐富的內容,如郊野公園和博物館等,對今年旅客數字審慎樂觀。
籲旅發局研新景點
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表示,港元跟隨美元強勢,因此出遊消費增多、來港消費減少很正常,但對今年遊客人數仍有信心,因對廣東省旅客而言,香港肯定比日本方便,不過他亦呼籲,旅發局應該研究推出新景點。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表示,香港相對日本,在吸引內地遊客方面仍有交通和語言的優勢,雖然日本遊會有分流,但訪港人數不會出現大幅下降。消費模式方面,部分在港銷售的日本品牌奢侈品消費或會轉移至日本,對零售業有一定影響。他又認為,近兩年政府對旅遊發展局撥款雖有增加,但七成宣傳是面向海外,是時候加強對來港便利的內地城市的推廣。
他續稱,和前年大幅下跌相比,近半年訪港遊客人數趨於穩定,甚至有少許反彈。另外香港對外的旅遊宣傳已不局限於飲食和購物,而是加入更豐富的內容,如郊野公園和博物館等,對今年旅客數字審慎樂觀。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