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作為超級發達國,其減排成效對世界有關鍵影響。國際能源組織(IEA)報告顯示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石油消費國,日均原油需求量為1900萬桶。在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上,美國提出2020年較2005年水平減排17%,其實只相當於較1990年水平減4%。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要求,發達國家應在2020年較1990年水平減排25%至40%。綠色和平項目主任古偉牧批評美國總統奧巴馬「最終仍向本土的保守勢力讓步,放棄回應國際要求美國提高總量減排目標」。
美國政府在哥本哈根會議期間宣布一項總額達3.5億美元的應對氣候變化計劃,其中美國將提供8500萬美元。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表示,這項計劃將用於未來5年內幫助發展國掌握可再生能源技術和提高效能的技術,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
美國透過發展核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美國目前有104座仍運作的核反應堆,提供全國五分之一電力。2010年2月奧巴馬宣布,美國政府將提供逾80億美元(約620億港元)貸款擔保以興建兩座新核電站。
同年10月,奧巴馬同意在白宮安裝太陽能發電裝置,預計在2011年5、6月完成安裝。這套系統可容納20至50片太陽能電池板,年發電量接近2萬千瓦,可滿足華盛頓地區兩戶普通家庭的用電量,加上熱水器節約的能源,每年可省約3000美元電費。奧巴馬希望藉此推廣使用太陽能發電,在2012年之前將美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翻一番。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