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周五(12月3日),國產「和諧號」新一代高速動車組在京滬高鐵棗莊至蚌埠先導段聯調聯試和綜合試驗中,跑出了最高運行時速486公里,再次刷新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時速。與此同時,被稱為中國在建高鐵「第一長隧」的滬(上海)昆(昆明)壁板坡隧道在滇動工。
如同神舟飛船升空、嫦娥衛星登月,均選在中國慶典或重要會議節點進行,此次也不例外。一是選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為明年經濟工作定調當天試車,二是為在明天(12月7日)舉行的第七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獻上見面禮。
內聯拓8小時交通圈
全球金融危機催生內地4萬億元投資,也給中國高鐵發展注入活力。作為應對經濟下滑挑戰的重要舉措之一,中央政府計劃投資5萬億完善鐵路設施,其中大部分將用於修建1.3萬公里高速鐵路,促使北京到大部分省會城市形成8小時交通圈。
按照京滬高速列車CRH380A試運行的速度,作為內地最重要的雙子星座—— 北京和上海的1300多公里的距離,只要4至5個小時就可以抵達。
目前,中國投入運營的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達7531公里,居世界之首,且在建規模最大。根據規劃,到2020年,內地新建高速鐵路將達到1.6萬公里以上,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2萬公里以上,其中快速客運網將達5萬公里以上,連接所有省會城市和50萬人口以上城市,覆蓋內地九成以上人口,並對沿線人流、物流、資訊流、資金流交融產生重大利好。
海外與華合作意願高
相對歐洲、日本,內地高鐵無疑是個後來者,但在舉國體制和技術攻關之下,卻有後來居上之勢。從武漢到廣州、上海到杭州的高鐵,以及此次京滬高鐵先行段測試看,其固定設施、移動裝備的安全性、匹配性和適用性等均可圈可點,也讓更多的國家對與中國合作充滿期待。
本月初,白俄羅斯鐵路局長表示,白俄羅斯、俄羅斯和中國正在審議建設高鐵的可能性問題。據悉,三國專家組已成立,正研究單獨建設從明斯克直達莫斯科時速可達300公里的高鐵方案。此前,加州州長施瓦辛格也來華探討合作建設從洛杉磯至三藩市的高鐵項目,其看中的不僅是中國高鐵的技術、人員,還有資金。
鐵道部人士透露,美國、俄羅斯、白俄羅斯、巴西、沙特、波蘭等國均表示,希望中國鐵路參與其高速鐵路專案的合作。中泰、中緬等東盟國家合建高鐵,亦提到桌面。即將揭幕的第7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傳有國務院高官出席,或有更多合縱連橫的故事。
不過,也有觀察人士指出,像中鐵建(1186)在沙特興建輕軌虧損41億元人民幣的前車之鑑,值得內地參與海外鐵路項目反思,以免重蹈覆轍。而一些國家對所謂的內地「鐵路外交」懷有戒心,也得想法化解。
馮其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