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游資炒熱內地書畫古玩拍賣市場,藝術品成交價近期屢創新高。北宋宋徽宗御製清乾隆御銘的「松石間意」琴,前晚在北京一個拍賣會上以逾1.36億元(人民幣.下同)成交,創出世界樂器拍賣紀錄。專家指出,由於國家調控樓市,再加上股市低迷,估計今年有千億人民幣游資湧入藝術品市場,但這些游資慌不擇路,很容易陷入莊家與炒家共築的「投資陷阱」。
「松石間意」琴是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由東京(現在的開封)「官琴局」御製,有「天府奇珍」之譽。該琴的估價是2000萬至3000萬元,但在前晚的保利中國古董拍賣會上,它受到買家熱烈追捧。起拍價為1600萬,經過數十輪競價,最終以1.3664億元成交,比估價高出4倍多。該成交金額是內地古琴珍玩拍賣首次過億,並創造出世界樂器拍賣紀錄。
收藏家:赤裸裸的炒作
資料顯示,中國買家今年積極熱炒古玩藝術品,譬如在11月的北京嘉德秋拍上,王羲之《平安帖》摹本以3.08億元人民幣成交;11月英國倫敦的一次小型拍賣會上,一件清乾隆粉彩鏤空瓷瓶以4300萬英鎊的天價被一名中國買家拍走,加上佣金和增值稅,瓷瓶身價折合約5.5億元人民幣。
上海市收藏協會副會長宣家鑫表示,在這些如天方夜譚般的價格暴漲背後,「很多是赤裸裸的炒作」。他認為,目前資金炒作的黑手已完全伸向收藏品市場,一些本身從事股票和基金投資的莊家把目光放向收藏品市場後,運用基金坐莊的手法炒作收藏品。
樓市股市低迷 資金湧拍賣場
保利拍賣公司執行董事趙旭表示,由於中國調控樓市且股市低迷,助推內地部分資金流入藝術品市場。中新社報道,今年有逾1000億資金進入藝術品市場,龐大的資金進入,推動藝術品價格以十倍的速度飈升。中國收藏家唐炬說,他多年來出入拍賣市場,競拍自己喜歡的藝術品,一般還是遊刃有餘。「但今年參加幾場藝術品拍賣會後,突然發現自己有點被邊緣化了,感覺有股神秘力量突然闖入藝術品領地,讓普通收藏家和投資者難以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