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銀:運作暢順 關鍵增投資渠道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07日 07:57
2010年12月07日 07:57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對於有銀行界提出在中銀香港(2388)以外應增加本港人民幣業務清算行數目,以降低銀行過度依賴中銀作為資金存放點的風險,據本報記者了解,中銀認為問題不在於只有一間清算行,而是人民幣資金投資渠道不足,令同業要把過盛的資金都存於中銀,積極的解決方法是擴大人民幣投資渠道及規模。

中銀在本港的主要對手匯豐,其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昨日出席一公開場合時表示,隨着人民幣業務在港不斷發展,實有需要檢討清算行這方面的安排,但問題最終應如何解決,要由金管局做決定。他補充,如不想增加清算行數目,可考慮交由金管局做清算行,角色會較中立。而銀行公會亦已向金管局反映關注只交由一家銀行做清算行,或有風險集中的問題。

王冬勝﹕金管局任清算 角色較中立

不過,消息人士則指出,中銀作為人民幣在港的清算行角色,功能不單止是清算,還要負責監察人民幣活動在港運作,增加清算行數目,反而無法獲得一個全面的情况。而且,人民幣的清算行也是人民銀行授權。

中銀香港昨日回覆本報查詢時指﹕「人民幣業務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各種新的情况,是正常的事情,我們會保持關注。」

由人行委任 亦負監察本港人幣運作

該行發言人指出,該行早於2003年底獲人行委任為香港的清算銀行, 配合人民幣業務的不斷擴大和發展,為參加行提供公平、及時、準確及專業的清算服務,一直運作暢順。

在今年7月與人行簽署新修訂的《關於人民幣業務的清算協議》後,人民幣業務的清算範圍更從港澳和東盟擴大到全球其他地區。中銀香港亦於今年7月13日獲人行授權為台灣人民幣現鈔業務的清算行。

金管局﹕正與人行商討一系列問題

金管局發言人則稱,該局目前正與人民銀行商討一系列議題,包括研究明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清算行兌換額度,以及銀公信函中所反映的人民幣參加行對清算行信貸風險過度集中的問題。

有本地傳媒昨日報道,銀公就上述問題提出三個方案,包括增加清算行、改由金管局擔任清算行,以及由官方機構擔保清算行人民幣存款。受消息拖累,加上市場憂慮內地政府或減慢本港人民幣業務發展速度,中銀香港昨天應聲下挫,收報26.5元,跌幅4.16%。

但據消息人士透露,銀公的信函只是提出存在交易對手過度集中的風險,並無以銀公的名義表示要增加清算行。

另外,王冬勝預期,今年本港處理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額,將突破2500億元人民幣,估計到2014年,將升至6000億元人民幣。至於人民幣存款,他預期5年後,可升至4000億至6000億元人民幣。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