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伯南克:QE可擴規模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07日 05:59
2010年12月07日 05: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在周日播出的專訪中表明,聯儲局的量化寬鬆(QE)措施將根據其成效、通脹和美國就業情况而調整,規模可能超過上月公布的6000億美元,他還指QE對通脹的影響被「放大」,矢言他可迅速採取行動控制物價,必要時「可在15分鐘內加息」。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60分鐘》周日播出伯南克專訪。伯南克在訪問中重申,寬鬆貨幣政策旨在推動復蘇。他強調美國經濟難以自行復蘇,經濟再度滑坡的主要風險,來自失業率可能長期在高位徘徊。他警告美國失業率可能要在4至5年後才會從當前的9.8%,回落至5-6%的「正常」水平。他表示聯儲局購買美國國債的規模「當然有可能」高於11月初公布的6000億美元,但亦不排除低於此數字,「這取決於買債方案的效力,取決於通脹,還取決於經濟狀况」。

毋懼通脹 「15分鐘內可加息」

買債方案引起美國保守派經濟學家和政客擔心會導致通脹失控,但伯南克稱,外界的擔憂有些過度,他「100%相信」自己有能力迅速採取行動控制物價。「外面的一個迷思是我們正在印銀紙。我們並不是在印銀紙,市面流通的貨幣沒增加,貨幣供應也沒明顯改變。」他強調聯儲局既有決心,亦有手段在通脹開始出現警號時,由銀行體系中抽走流動性,「必要時我們可在15分鐘內加息」。

對於美國巨額赤字,伯南克稱奧巴馬政府應避免過快削減預算,否則將阻礙復蘇,但長遠而言,美國必須改善財政狀况,以免陷入與希臘和愛爾蘭一樣的命運。伯南克還談到人民幣匯率,宣稱人民幣匯率過低損害美國貿易,不利美國經濟,也損害中國自身與其他新興市場的利益,北京應允許人民幣進一步升值。伯南克指出,人民幣與美元掛鈎,意味中國無法實施獨立的貨幣政策,而是與美國執行一樣的貨幣政策,「美國現在需要一個相對上扶持經濟的貨幣政策,而中國正迅速增長,輸入美國貨幣政策令他們面對通脹風險」。

指輸入美貨幣政策 不利中國

這是伯南克自2006年出任聯儲局主席後,第2次接受《60分鐘》專訪。去年3月當金融危機開始走出最壞階段之際,他亦曾在該節目亮相。聯儲局主席上電視談論貨幣政策的做法極罕見,但面對外界對QE的強烈質疑,聯儲局正發起公關反擊戰。貨幣策略師卡羅(Sean Callow)認為,伯南克上電視旨在反擊國內外對聯儲局政策的批評,「再次提醒人們,聯儲局只把美元(貶值)視為QE的副作用,不是他們關注的主要因素」。

撰文:郭銘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