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金飾界老字號周生生集團(0116),早前被北京當局檢出18K金鏈成色不足,商譽受挫,集團總經理周永成昨再度為事件解畫,指肇事手鏈設計上有較多掛飾,在構造上有多項切件,在焊接工序或出現「人為誤差」,集團早前已全面覆檢本港及內地逾萬件18K金飾證實全部成色達標,並陸續將18K金飾在全國門店重新上市。
周生生昨日舉行股東特別大會,總經理周永成於會後再度重申,上月北京工商局公布其18K金手鏈含量不合格,只屬「個別事件」,18K金產品銷售佔集團的珠寶銷售總額僅2%至3%,事件發生後亦未見內地銷量受影響,至於導致手鏈成色不足則涉及焊接工序或出現人為誤差。
他沒有進一步解釋如何導致「誤差」,發言人其後補充指出,由於該手鏈有多個焊接位,使用的焊料有機會因成色的差異,影響檢測結果。
舊式焊接方法 令金飾純度降低
就金器焊接影響成色的因素,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材料科技部總經理楊利堅舉例說,18K金的純金含量必須達到75%,但一些舊式傳統焊接金飾方法,會使用「焊膏」作接合,從而將金飾的純度降低,這問題須透過提升金飾接焊技術作出改善。
周永成則說,事件發生後,集團已將內地及香港所有18K金貨品下架並作覆檢,並未再發現有問題產品,但因產品數目超過逾萬件,故需時將所有貨品重新上架。
對於金飾含量不合格成因,工商局通報明言﹕「有些首飾生產企業沒有貴金屬含量檢驗能力,不能保證自己生產的首飾貴金屬含量合格。」周永成說,集團計劃於順德興建新廠房,並委託生產力促進局協助該廠房品質監控環節,研究減低人手處理,避免人為出錯,他預計該廠房第一期能於2年內投產。
擬建順德新廠房 2年內可投產
周生生將設立以「灰皿法」和「X光熒光光譜儀」為基礎的業內第一條100%全檢的成色監控流程線,並計劃提高順德的貴金屬實驗所水平,達至與香港總部一致的認可資格。
創新科技署轄下的香港認可處「香港實驗所認可計劃」,目前就金和白金及其成色,只向3間實驗所作出認證,包括政府化驗所、生產力促進局實驗室和周生生貴金屬化驗所。楊利堅說,「灰皿法」是最原始和準確的黃金成色檢驗方法,但化驗需時1日,故可作為每批金飾定期抽驗方法,再配合每件金飾均經過需時只1分鐘的「X光熒光光譜儀」檢測。
惠理斥逾2000萬增持
此外,惠理(0806)於本月2日斥2146萬增持周生生113萬股,平均每股18.9元,持股量由9.91%增至10.08%。
(明報記者羅湋楠、陳佩儀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