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時至今天,男為悅己者容更是日益普遍。本港雖無整容的官方統計數字,不過據入行20年的整形外科醫生何維新估計,1990年代初男性的整形比率不到5%,現已升至15%,「過去幾年私營整形醫療市場以每年30%幅度增長,社會思想開放,接受整容矯形手術的人多了,男人整容比率亦增加」。
內地女性接受程度較高
何維新醫生表示,近年有十多廿歲的大男孩也整容,費用多數來自父親,以改善先天不足的外貌。美容公司總經理林小姐直言,內地女性對整容、整形等接受程度比香港女性高,而且她們願意花費,市場潛力極大。她指內地旅客來港最常是做六七萬元的治療,包括打美白針、保濕針等,亦有人花逾10萬元抽脂、隆胸。
堅持整形 或患上身體變形障礙
整形外科專科醫生李天澤指出,堅持整形的病人,可能是患上「身體變形障礙」(Body dysmorphic disorder),例如有人堅持要去除臉上一粒癦,原因是街上「所有人」都注視那黑點。他指「身體變形障礙」屬慢性精神病,患者不停想着身體外表微小甚或不存在的缺陷,並對那些所謂缺陷覺得苦惱,不想他人看到。
處理不當或致感染
除了價錢、效果問題,整容手術始終有健康風險。2008年,消費者委員會就「注射美容」發表報告,呼籲消費者採用「注射」療程前務必慎重考慮,因為注射或植入物質到身體內有一定程度的風險,可能引致出血、發炎、皮膚知覺及結構改變等,處理不當有可能引致細菌或病毒感染。
簽訂協議 避免糾紛
2010年3月《北京晚報》報道,有見愈來愈多內地人到韓國整容,中國駐韓大使館提醒民眾,韓國整形醫院水準參差,切勿盲目聽信廣告宣傳,應該通過可靠渠道慎重選擇正規整形醫院;手術前亦務必與醫院簽訂協議,仔細確認手術項目、費用及可能發生的風險,以避免產生糾紛。
■相關概念
自我完善(self-perfection)
健康意識(health consciousness)
風險(ri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