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塞國認因「國家利益」拒出席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09日 05:59
2010年12月09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諾貝爾委員會表示,共有19國拒絕應邀出席和平獎頒獎禮。塞爾維亞外交部長周二承認,該國不派代表出席諾貝爾和平獎頒獎禮,是為了「國家利益」,希望保持與中國的良好關係。路透社分析指出,表明將缺席和平獎頒獎禮的國家中,大部分不是跟中國反西方壓力有同感,便為顧及雙方經貿利益。

塞爾維亞外長耶雷米奇(Vuk Jeremic)強調,該國「關注維護人權」,但說﹕「塞爾維亞視與中國的雙邊關係極其重要。我們的所有決定,皆關乎實現國家利益,而中國是我國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雙邊伙伴。」

19國表明不出席

除了中國外,諾貝爾委員會表示,有18個國家已以「不同理由」,表明不會派員出席在囚中國異見人士劉曉波獲頒和平獎的典禮。這些國家計有:塞爾維亞、阿富汗、哥倫比亞、古巴、埃及、伊朗、伊拉克、哈薩克、摩洛哥、巴基斯坦、菲律賓、俄羅斯、沙特阿拉伯、蘇丹、突尼斯、烏克蘭、委內瑞拉和越南。另有兩國未有回覆。

雖然部分國家表示,未能出席純因技術問題,例如俄國駐挪威大使便是因「有約在先」而無法赴會,但挪威人權中心主任布藤申(Nils Butenschoen)說,「大部分(沒出席的)國家,都視中國為非常重要的支持者,又或反對西方壓迫的捍衛者。」路透社按《經濟學人》智庫的民主指數,指出缺席的烏克蘭、哥倫比亞、菲律賓和塞爾維亞均屬「有缺陷的民主政體」,其餘的不是「民主、專制混合政體」,便是「專制政權」。政治風險評估專家斯蒂芬斯(Elizabeth Stephens)說﹕「當中多國均受美國制裁,像蘇丹、古巴和伊朗。這些國家某程度上都依賴中國貿易,且全部缺席國皆會反對把和平獎,頒予參與削弱本國政權活動而被囚的國民。」

法新社/路透社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