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10月份食品漲價高於通脹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09日 05:59
2010年12月09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署理財政司長陳家強表示,今年自4月起基本食品價格的升幅高於基本通脹,以10月為例,食品(不包括外出用膳)在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中按年升5.7%,高於整體通脹率的2.6%,新鮮蔬果更上升逾一成。他指出,美國第二輪的量化寬鬆措施及人民幣升值壓力等因素,難免令香港的食品價格再上升。不過,衛生及食物局長周一嶽指出,暫未發現本港食米、豬肉等價格有異常變動。

陳家強表示,本地經濟持續擴張,帶動工資和租金上升,而美元下跌和世界商品價格高企都會增添通脹壓力。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亦會增加資金流入亞洲區,令區內通脹風險進一步上升,情况可能會在明年更明顯。近期人民幣升值壓力增加,加上內地的食品價格升幅亦較快,而內地更是香港的食品主要供應地,香港的食品價格難免會受影響。

周一嶽﹕食米豬肉價未大升

另方面,周一嶽表示,政府已密切留意本港食米供應和價格,近期無發現本港的食米進口價和零售價有不尋常波動。以今年首三季數字,中國絲苗米進口價的升幅為1.4%,零售價則升1.9%,而食米貯存商數目由03年約50個增至目前約130個。他說,冰鮮豬肉進口價和零售價的差距,與活豬批發價和新鮮瘦肉售價差距,近期更有收窄迹象。以活豬批發價及新鮮瘦肉售價為例,去年12月差距約每斤23元,但至上月,已收窄至21.6元。他又表示,內地過去兩個月,不易變壞的食物有囤積情况,但部分日用品如鹽並非每個牌子都加價,油更減了價,糖價則上升。他說,政府會協助業界開拓更多食品來源地,增加食物種類,並維持整體食物供應穩定。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