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白旋風」陳清白警告﹕過信QE2 買錯樓會輸死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09日 05:59
2010年12月09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由1983年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談判時已開始炒樓的陳清白,因入市時如狂風掃落葉而有「白旋風」的稱號。1997年前樓市大旺時,陳清白曾炒賣數以百計單位,同一時間擁有40至50間物業,但1997年大冧市後,陳坦言被前特首董建華的「八萬五」廢了武功,手持數以億元的物業全部蝕讓離場。

陳清白近年重出江湖,但持貨量已大減,並主要購入租金回報高的港島舊樓。他認為,近年一手盤和豪宅樓價「癲升」,只是發展商與地產經紀大合奏的「老千局」。「啲人話QE2(美國的第2輪貨幣量化寬鬆),港紙會貶值,但我就覺得港紙最多貶值一成,若因此而胡亂買樓就要小心,買錯樓分分鐘會輸死你!」

政府出招後近3周,天水圍嘉湖山莊及沙田第一城的撻訂潮似乎開始淡化,逾千萬元豪宅交投更開始起動,如莊士(0367)旗下的香島道37號C屋,剛以4.35億元售出,呎價約6.2萬元創全港洋房新高紀錄。不過,逾30年炒樓經驗的陳清白,卻坦言現時豪宅樓價位高勢危。「家恒指只係2萬餘點,但豪宅呎價仲貴過恒指32000點嘅時候,我睇豪宅樓價位高勢危,樓同食物一樣,經濟唔好就一樣會跌,豪宅就好似鮑魚咁,中細價樓就好似麵包,鮑魚唔係必需品,但麵包就點都會有人買。」

「新招」下 跌市無人敢接貨

他直言,政府推出額外印花稅,根本令炒家難以生存;由於上月20日或以後買入的物業,於24個月內轉讓均需由買賣雙方負擔介乎樓價5%至15%不等的額外印花稅,一旦2年內外圍經濟出現問題,樓價將會隨即插水,用家想賣樓套現亦動彈不得。「政府由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由太放任到太收緊,外圍一旦出現壞消息,樓價隨時借勢直插。」

他又認為,政府今次的「重招」會有嚴重後遺症,以往跌市時會有炒家撈底,可以平衡市場,但新例因會被綁2年,大跌價時誰敢接貨,如此若外圍經濟環境惡化,樓市隨時大冧,或會造成大批負資產。

專吼4厘回報市區舊樓

政府出招矛頭直指炒家,陳清白卻笑言自己已非炒家。「我唔係炒家,我只會買低水筍盤,就好似靚女釣大魚,等大市回升時賣出賺錢,咁樣做某程度上係維持市場秩序。」他認為,「口硬心軟」一直是炒家常見心態,但當遇上跌市時便大舉離場;過去隨着樓價急升,許多原先買入自用或長線投資買家,都被經紀游說下沽貨短炒獲利。「職業炒家一定會去盡,好多炒家原先都唔係炒家,由經紀製造出嚟,股票都有證監會,點解無人監察樓市?由得發展商同經紀大合奏成老千局。」

炒家被政府戴上「緊箍咒」,究竟如何見招拆招?經歷過97年大跌市的陳清白表示,未來仍會集中購入交投量低、但租金回報有4厘的細價市區舊樓,並以「賣2件、入1件」的策略,持貨時間亦較以往長,或將部分單位收租。以往,陳買入低市價5%單位投資,現時則改為要遇到低市價一成的「筍盤」才買入,以便減低投資風險。「自己97年時高峰有成40至50個物業,市值肯定數以億元計,後來被董建華八萬五廢咗武功,我做人最緊要不比較、不計較,所以家我敢講真說話。」

撰文:陳天賜、陸振球

攝影:陳天賜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