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華3個月首增持日債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09日 10:00
2010年12月09日 10:00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日本昨公布的10月數據顯示,中國在3個月內首次增持日本金融資產,當月淨買入2625億日圓的日本債券。分析員相信,中國增持日債,與日圓表現優於美元與歐元有關,顯示中國持續分散投資以應對歐債危機及美國瘋狂印鈔。中國央行顧問李稻葵昨稱,市場聚焦歐元區問題,令美元在未來6至12個月成為「安全投資」,但美國的財政健康差過歐洲,美債與美元前景不容樂觀。

日本財務省昨公布,中國10月份淨買入2319億日圓日本長期債券與306億日圓短期債券。中國自今年初起連續7個月增持日本國債,累積增持額2.31萬億日圓,被日本官員抨擊是在為日圓升值推波助瀾,但在8月與9月,中國大手沽日債,減持近2.8萬億日圓。住友信託銀行策略師瀨良說:「中國的目標可能是尋求在匯率上獲利,而不是債券投資的報酬。中國此刻買入日圓債券,似乎純粹是因為美元與歐元都很弱。」

歐美不穩 華分散投資

在歐美經濟各遇難題之際,中國財經要員多番表示要推動外匯儲備多元化以分散風險。韓國財政金融監督局周一發布的資料顯示,中國在韓圜下滑之際買進韓債,11月增持了5560億圜韓國政府債券,為5月以來最大單月增幅。截至11月底,中國持有韓國國債達6.14萬億圜,較去年底增加逾兩倍。東京瑞士信貸集團的經濟研究部副主任小笠原說:「在歐元與金融市場不穩定,美元貶值風險也升高下,中國可能會持續地分散投資。」

減稅惹第二波刺激憧憬

中國現時約2.6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佔絕大部分,其次為歐元。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專家委員李稻葵昨表示,當前各界焦點落在歐洲,「但我們必須清楚意識到,美國的財政狀况遠差過歐洲,在1至2年內,當歐洲債務環境穩定下來時,市場焦點肯定會轉移到美國身上,那時美國國債與美元將顯著下跌」。

李稻葵是針對美國總統奧巴馬與共和黨達成的延長減稅協議而作出上述評論。若國會通過延長減稅方案,美國明年將成為大型發達國中唯一沒有收緊財政政策的國家。金融市場憧憬它可助推動消費和就業,有人把它形容為「第二波經濟刺激」。摩通經濟師Michael Feroli稱,減稅方案將令美國明年經濟增長由原來預測的3%增至3.5%,德銀更指它可為經濟帶來0.7個百分點增長。

但另一些分析家擔心減稅方案長遠將增加美國政府赤字。《紐約時報》估計,延長減稅期將在未來兩年為奧巴馬政府帶來9000億美元負擔。穆迪警告,美國減稅政策可能變為永久措施,長遠將令華府信貸評級受壓。耶魯大學稅務政策專家Michael J. Graetz敦促美國議員在減稅之餘,盡快確立削赤方案,否則將為債市帶來危機。

魯比尼﹕美債恐受狙擊

自奧巴馬宣布在減稅問題上向共和黨妥協後,美國國債價格連續兩日急跌,10年期國債孳息升至3.24厘,是5個半月高位。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經濟學家魯比尼昨警告,減稅協議可能令美國受「債券警衛」(bond vigilantes)狙擊,導致債息被推高。「債券警衛」是形容一些債市機構投資者,他們通過拋售債券而推高債息,來「懲罰」可能增強通脹的貨幣或財政政策。「債券警衛」曾在克林頓首個任期內,把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由1993年10月的5.2厘低位,推至1年後8厘以上。

撰文:郭銘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