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一直對賣盤抱開放,甚至幾近歡迎洽售的創興銀行(1111),遲遲未有動靜。今次家族股權轉讓,亦惹來市場揣測。市場認為創興在港地位已近邊緣化,有分析員認為,大型中資銀行在港「插旗」,創興對中資銀行吸引力不足,反而本港已有業務的外資機構,可能會覬覦其估值較低。在洽購永隆一役中敗筆的澳新銀行,是潛在買家之一。
對中資行吸引力不足
高盛早前一份報告稱,在人民幣業務崛起下,本地的中資銀行將迅速擴展,像創興般欠缺中資後台的小型銀行,勢被邊緣化。今年7月由於工銀亞洲(0349)被工商銀行(1398)私有化,一度重燃市場對創興賣盤的憧憬。廖氏家族今次股權重整,亦惹賣盤疑雲。
創興2011年預測市盈率1.35倍,在本港銀行中屬於低水平。但有分析員指出,以目前銀行業經營環境,創興等本地銀行,既難以和中資背景銀行搶人民幣業務,又難以和大銀行爭市佔率,「整體業務只有被蠶食的份兒」,買方必定要資本雄厚,預期收購後會大搞,或在香港已有一定業務,否則收購創興也難有作為。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