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官員監管資金 要緊貼市場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13日 05:59
2010年12月13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雖然上周美股標普500指數趁着延長減稅措施及利好數據而攀上兩年高位,港股卻因內地將加息的傳聞而反覆下跌,國企指數更跌至逾兩個月的低位。國企指數在10月底原是約13150點,但某美資大行在11月初指港股將受惠於美國的QE2熱錢,牽動國企指數急升至11日的約14100點高位,然後於12日該大行又出電郵唱淡國企股份,再遇上內地公布一連串的調控經濟措施,上周五國企指數便一度見過約12500點的低位,這趟波幅造就不少財富轉移。

美退休基金流出債市 多買美股

城安覺得,兩地政府貨幣政策鬆緊及債市資金流向,是這一陣子美股與港股表現迥異的最好解釋。首先,美國在11月初公布QE2,碰上內地本已擔心通脹,又見大量熱錢於10月湧進內地,自不然重招頻頻地加息、加存款準備金率、管控信貸,以及以行政手段防止囤積商品抬價及非法熱錢流入。兩地政府着眼經濟,但其股市卻最直接地受到其貨幣政策鬆緊的影響。另一方面,上周奧巴馬讓步延長稅務優惠,大增美國未來財赤的擔憂,導致資金流出長期美債。由於這些資金原先也只是保守地尋求每年約4厘的美元回報,估計大多是美國的本土退休基金,部分只會把錢轉進美股對冲通脹,不會沾手被定性為高風險的中國及新興市場。

對冲基金港設基地 目標乃大陸

上周議及的熱錢囤港犯華話題繼續有新聞,首先是曾特首表示十分緊張國家的金融穩定,又相信企業交易結匯的背後都有實際貿易,並不存在熱錢從港犯華的問題。但另一邊廂中國官方於上周五公布嚴防熱錢措施,包括外匯管理局加強審查進出口貿易的憑證,國務院則刑事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之徒,可見兩地官員對熱錢借港犯華問題的看法大不相同。外匯管理局並列指個案,有企業以支付項目工程名義結匯外商投資資本金,然後輾轉投放於房產及借貸。

城安認為香港官員安坐自己的象牙塔內,往往說見不到有問題,或沒有數據就當沒事發生,與內地官員緊貼市場變化,不斷防範市場渾水摸魚,利用制度漏洞之徒,兩地監控市場的積極性相差太遠。另一例子是內地資金在過去18個月炒爆香港樓市,但曾特首去年話問題不大,今年初官員被問及有多少內地資金流進香港樓市,官員只能提供冰山一角的投資移民申報數字。其實,要樓宇買賣雙方申報背景十分容易,但香港卻沒有這個對房屋政策影響深遠的數據。

在熱錢囤港犯華這事上,城安亦懷疑政府有否統計個人及企業每天的人民幣匯款總額,若果沒有的話,政府說什麼緊張國家金融穩定是空口說白話。確然,對冲基金在香港沒有10萬億港元的資產,但一眾對冲基金在香港建立基地,為的亦離不開找尋中港金融機制上的失衡點或漏洞,派遣要員坐陣索取獨家消息,或安排推波助瀾影響市場,出盡法寶製造賺錢機會。香港要做的是中國開放金融體系過程中的踏腳石,而不是對冲基金想趁這個過程牟利的橋頭堡!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城安

shingon.mingpao@gmail.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