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衝擊下,香港陷入了經濟衰退。2008年第4季度,香港的GDP出現2.5%的負增長。到了2009年第一季度,更惡化到7.8%的負增長,結束了連續4年的增長。當時形勢之差,與1997年金融風暴時期極為相似,香港經濟又進入新經濟周期的波谷。
《香港中資財團》分析了全球金融海嘯如何打擊香港經濟,讓讀者認識香港對全球經濟體系的依賴,並已融合於體系中。首先,美國次按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海嘯,導致歐美消費市場疲軟,對本港產品的出口造成沉重打擊(商品市場一體化)。此外,這次海嘯還衝擊到香港的實體經濟,一些中小型製造業廠家接連倒閉,特別是內地的港資加工貿易企業,引起失業問題(勞動市場一體化)。除了金融機構因購買美國次級債券招致嚴重損失之外,還有影響普羅大眾的雷曼「迷債」事件(資本市場一體化)。由此可見,世界市場力量今天已主導了全球經濟,香港的衰退正是一個可供討論的議題。
作者認為這次金融海嘯主要是外部衝擊引起,內部經濟基礎尚算穩固。他預期香港的經濟可於2009年底走出低谷,並開始復蘇。
文:通識科教師李偉雄
■書名:《香港中資財團》(圖)
作者:郭國燦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 有限公司
年份:2009年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