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人民幣國際化令本港離岸人民幣交易量與日俱增,《華爾街日報》報道,過去數個月人民幣每日交易量由零大幅增長至4億美元,有財資市場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每日交易量已達到10億美元或以上。銀行界期望出現更公開透明的平台,了解境外人民幣交易量。
《華爾街》:每日交易量增至4億美元
財資市場人士指出,業界目前是透過外匯交易員在進行交易時的報價和交易資料,估計人民幣流動情况,現時人民幣境外交易主要來自3個用途,包括企業貿易結算、個人兌換及銀行自營買賣人民幣的需求。
大型跨國銀行近期亦不斷向國際市場推介人民幣貿易結算,據說海外反應不俗。金管局基建部助理總裁李建英上周亦到倫敦,就離岸人民幣交易,與當地20家銀行約80名交易員舉行主題會議。《華日》報道亦指出,紐約、倫敦和東京的銀行家正快速建立新的系統和後勤設施買賣人民幣。
渣打香港行政總裁洪丕正則表示,自從本港跨境人民幣結算兌換額度爆滿後,近月本港同業市場的人民幣拆借有所上升,現時每日的平均交投也達3至5億美元。
另外,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向松祚向《華日》表示,如果人民幣在海外太快積聚,內地官員憂慮失去對通脹和利率的控制,而且,目前未有公開平台顯示人民幣的交易量。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