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社會科學院昨日公布最新《社會藍皮書》,指今年物價、樓價齊高企,加上對經濟形勢和政府管治信心的下降,令內地民眾總體生活滿意度下挫,甚至對國家國際地位的優越感也有所放緩。有內地學者認為,民眾對政府的不滿若得不到改善,可能會令對抗加劇,導致整個社會陷入混亂。
《社會藍皮書》指出,金融危機對居民生活的負面影響在2010年逐步顯現,令城鄉居民總體生活滿意度下降。今年內地大城市、小城鎮和農村居民的總體生活滿意度均較去年下跌,其中小城鎮居民跌幅最明顯,為3.37分,較去年3.59分下降0.22分;其次是農村居民,今年為3.42分,較去年3.55分下降0.13分。
房價最受關注 物價次之
藍皮書認為,城鄉居民對生活日感不滿,首先是市民在職業、社會保障、娛樂等的生活指標滿意度均跌至2006年以來最低水平;其次,人們對物價波動承受力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市民對政府管治亦意見不小。藍皮書指出,今年城鄉居民對國家經濟形勢的評價小幅下跌,對政府管理經濟、國際和社會事務的信心亦全面下挫;甚至對國家的國際地位優越感,也從2006年至09年連續上升的趨勢下跌至與06年持平。
藍皮書指出,城鄉居民關注的主要是社會民生問題,排首位的是降低房價、解決住房問題;第二位是降低消費物價;三是提高收入水平;四是解決看病難的問題;五是解決就業難的問題。可見物價與樓價正是民眾對生活不滿意的主要因素,「藍皮書」中一份《2010年中國居民生活質量指數報告》便顯示,高達33.6%的城鎮居民在意樓價問題,較過去兩年的23%和28.5%為高。
學者警告官民對抗激化
研究中國問題的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便指出,物價上漲變相掠奪百姓財富,使更多人幸福感下降,直接導致老百姓對當局不滿,從而令整個社會不穩定,對抗加劇。他警告,現時百姓與政府還只是懷疑、不信任或暗中對抗,未達到失控地步,但若當局不作出如增加公民權利等行動,未來社會風險將更大,甚至引發官民公開對抗。
此外,與《社會藍皮書》同日發布的《2010年中國互聯網輿情分析報告》,選出了今年20件網絡迴響最廣的新聞事件。事件主要涉及公民權利、道德伸張、基層官民關係等重大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