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各大政黨反對申辦亞運的理由之一,是批評開支太高,寧可把錢花在民生上。申辦亞運專責小組組長陳育德昨日首次承認,申亞60億元直接開支並非「封頂」,政府初步估計會因工程造價、通脹等理由,上升至80億元。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則稱,有信心多出的20億元,可透過贊助收益等渠道補貼。
為爭取支持,政府昨日兵分兩路,分別到兩大電台的烽煙節目推銷亞運。陳育德在港台節目中指出,現時坊間反對申亞有四大理據,包括質疑香港的申辦能力、費用太高、缺乏長遠體育政策和社會資源調配,但他強調,政府為回應民意,已提出減價方案;又說本港曾舉辦不少大型盛事,相信有能力舉辦亞運會。
他又解釋,亞運與扶貧絕非互相排斥:「現時也有十大基建,是否有了十大基建,便沒有理會其他政策呢?不是的,舉辦亞運絕對不會忽略社會其他資源的運用」。
許曉暉:贊助收入補貼
不過,被問到60億申亞開支是否已「封頂」,陳育德表示,政府初步預算到了2023年,總開支會由現時的60億元增至80億元,原因是大部分開支都是在臨近亞運會舉行時才會動用,例如成立公司、聘請工作人員等,故計算通脹及工程費增加等元素,最終「埋單」可能要多20億元。他強調,當局會在交予財委會的文件上,清楚交代申亞開支。
而許曉暉則在商台節目中表示,雖然民意分歧,但不擔心申亞會令社會分化,又認為單看民調,並不能全面看到亞運對長遠體育發展的催化作用。至於因通脹額外增加的20億元開支,許曉暉表示可透過贊助收入補貼,有信心向立法會申請的60億元撥款已經足夠。
黃金寶﹕議員不要鬥氣
另一邊廂,多個運動員昨日再為申亞拉票,「亞洲車神」黃金寶出席一個獎勵運動員的活動後,呼籲議員「不要好像鬥氣般,認為說了不支持,如突然支持便好無面,我反而覺得這是很不理性」。他又指目前社會分歧已經收窄,期望政府可繼續以理據、數據說服議員。
不過,政黨對政府的攻勢仍不為所動,民建聯手握8票,其主席譚耀宗指現時反對申亞的民意非常牢固,他們不會改變立場。民主黨甘乃威更計劃於明日的民政事務特別會議上,提出兩項動議,包括要求政府擱置2023年亞運,及將申亞的60億元開支改為成立體育發展基金,推動全民運動等。如果民建聯支持動議,有望獲得通過,但葉國謙昨日表示要先研究具體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