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副學士就業差過初中生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22日 05:59
2010年12月22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青少年讀書進修增加求職競爭力,看似是職場金科玉律,但過去10年政府大力推動的副學位專上課程,卻出現學生愈讀愈難求職的現象。本報翻查過去10年不同學歷者的失業率走勢,發現持副學位學歷人士的失業率,在2006年超越了學歷較低的預科生,至今年第3季再惡化,有1.6萬名副學位畢業生無工開,失業率達5.5%,較初中學歷人士的4.9%還要高。

教資會直斥:「半個學位」倒退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本月初公布高等教育檢討報告,直斥副學位制度定位模糊,將副學位視為半個「學士學位」是倒退,指「(學生和自資院校)普遍視副學士是升讀大學的踏腳石,這種模糊的情况,可能令學生失望」。報告建議政府將副學士課程改革為獨立資歷,僱主組織就倡議增加副學位課程透明度(詳見另稿)。

前特首董建華在《2000年施政報告》中宣布要實現青年學歷「大躍進」,要求在10年內有六成本地高中畢業生接受高等教育。此後政府不惜大力資助各大專院校開辦高級文憑及副學士等副學位課程,終在2009/10學年,有逾六成17至20歲青年入讀學位及副學位課程,副學位畢業生人數升至1.58萬,較02年增加近15倍,即「大躍進」硬指標已達到。

薪酬偏低 學歷膨脹惡性循環

不過,讀書多不代表具職場競爭力。按統計處以教育程度劃分的失業率,10年來副學位持有人的失業率,由初期與大學學位人士相若,至後來差距擴大,到06年甚至差過預科畢業生。今年第3季數字顯示,本港平均失業率為4.4%,持副學士學歷者失業率卻達5.5%,比初中學歷者的4.9%還要高0.6個百分點,競爭力還不及中三生。

薪酬方面,副學士畢業生也一直沒有改善。2000年副學士畢業生平均月入13,000元,其後一直持續偏低,至2008年維持在12,500元左右。

中學生聯盟前行政秘書池卓龍現時正就讀副學士先修課程,未來打算由副學士入大學。他說,不少副學位同學找兼職,時薪和中五生相若,部分售貨員工則需要較佳英語能力,收入較好。他坦言﹕「僱主戴有色眼鏡看副學士,全因政府未推廣及普及副學士教育,加上各院校課程參差,若政府有統一的標準,僱主對副學士的信心也會加強。」

教協主席馮偉華說,副學士原意並非只供學生銜接升學用,但本港卻有愈來愈多會考生和高考生選擇升讀副學士,引發「學歷膨脹」,他批評「政府無做好向僱主推廣副學士的工作,副學膨脹畢業生發現就業困難,唯有繼續投資時間和金錢升讀學位,出現副學位認受性下跌、入職薪酬持續偏低的惡性循環」。他促請政府整頓資歷架構,釐清副學士定位。

明報記者 蕭輝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