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申訴專員公署批評運輸署作風因循,改善公共小巴安全設施上屢有延誤,每次都是到有重大交通事故發生後才加快落實政策。公署指出,以現時政府自然淘汰無安全帶舊公共小巴的策略,最快要8年後才可達到所有公共小巴均有安全帶,估計5年後仍有約1000輛無安全帶的公共小巴行駛。
去年有1110輛公共小巴涉及交通意外,佔所有車輛的5%,每千輛公共小巴有多達255.2輛涉及交通意外,遠高於所有車種的34.1輛比例。運輸署對推動小巴加裝三大安全設施進度緩慢,遭公署批評。
1/4小巴涉車禍
如在推動公共小巴安裝限速器上,運輸署在2005及06年11月諮詢過生產商的意見,得到答覆是現有型號加裝限速器不可行,至去年6月有重大意外發生後,運輸署再就限速器一事聯絡生產商,當時生產商稱需要數年才可提供內置式限速器,因此政府在6月26日表示強制立法安裝有困難,但在7月27日發生小巴4死17傷意外後翌日,運輸署即宣布推行強制公共小巴安裝限速器,即有關政策延誤了4年。
生產局研黑盒 運署懶理
安裝黑盒方面,運輸署在03至09年中協助黑盒供應商進行3次測試均無成果,生產力促進局在07年提出可特別為公共小巴設計黑盒,並提及測試需時6個月、成本200萬元,但運輸署沒有跟進。直至去年8月(4死事故後),運輸署才建議強制新公共小巴安裝黑盒。
安裝安全帶方面,截至今年9月30日已安裝安全帶的公共小巴有2415輛,佔全部在港行駛公共小巴的55.5%,而運輸署在06年曾預計08年中會有超過六成公共小巴裝上安全帶的目標。公署估計,以現時小巴自然淘汰步伐,5年後仍有1000輛行駛中的公共小巴沒裝安全帶。公署建議強制04年8月1日前登記的舊公共小巴安裝安全帶,但運輸署只答應與業界和供應商商討。
除了安全設施,運署另一重大延誤是強制公共小巴司機職前培訓的立法籌備工作,遲了超過4年,現時資助公共小巴司機培訓課程,由03至09年只得1138名司機參與,只佔在職司機約10%。綠色專線小巴總商會及專線小巴持牌人協會則認為,政府應提供誘因讓業界全面加裝安全帶或更換新車,例如把專線小巴座位由16個增至20個。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