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嚴打華企借殼上市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22日 05:59
2010年12月22日 05: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華爾街日報》昨報道,美國監管機構正在打擊中國企業在美借殼上市潮,除了調查協助中國企業借殼上市的美國會計師、律師和投行外,亦將調查個別中國企業有否違規,國會明年亦可能會召開聽證會,有國會議員指部分中國企業帳目有問題,美國須採取措施,防止華企借殼上市演變為「新馬多夫醜聞」。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者稱,美國證交會(SEC)已開始整頓中國公司赴美借殼上市的做法。SEC的執法部門跟企業財務部已擴大調查範圍,調查美國會計師、律師和投資銀行幫助那些企業赴美借殼上市的手法。消息人士稱,SEC亦將調查個別中國企業是否存在會計違規和審計不嚴的問題。

SEC周二才跟會計師事務所Moore Stephens Wurth Frazer & Torbet LLP就中國節能科技公司的審計達成和解。中國節能2005年在納斯達克上市。SEC文件指,加州審計師2004年及2005年對該公司的審核,未有「運用專業懷疑態度和應有的職業謹慎」。

綠諾被揭造數遭停牌

中國節能2006年在納斯達克除牌後不久,SEC便起訴該公司違反聯邦證券法律。另一家中國公司綠諾國際上月亦被市場分析員揭發帳目有問題,本月初在納斯達克停牌,目前已轉至美國場外交易粉單市場(Pink Sheets)作交易。

成本低手續簡 349企業借殼

根據財經周刊《巴倫》報道,自2003年至2010年頭半年,共有349家中國企業以借殼方式在美上市。所謂借殼上市是向一家規模較小的上市公司(即所謂「殼」)注入資本,借其上市地位令母公司的資產上市。這種上市方式成本較低,且免去繁複手續,深受中國企業歡迎,在美國上市是增加企業信譽的捷徑。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造就大量高增長新公司,從農業和食品到工程與化工,覆蓋各行各業,借殼公司便是利用中國市場在全球的巨大潛力吸引投資者。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稱,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亦在加緊工作,可能明年就有關中國企業會計問題召開聽證會。紐約州共和黨眾議員克里斯•李(Chris Lee)說﹕「數據可能有缺陷,而我並不希望這成為新馬多夫醜聞。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增長速度之快,足以產生不當謀利和欺詐的機會。」

國會擬明年召開聽證會

SEC首席會計師說,截至今年春,有340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僱用不知名的美國小型核數師樓,而那些核數公司可能又將工作外判給中國公司。雖然合資格核數機構將工作外判給中國或其他地方的會計師事務所是完全合法的,但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的副首席核數師說﹕「有些工作報告是用中文寫的,美國核數師連看也看不懂,根本無法進行審查或監管員工。」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