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綜合生產力促進局和微軟、電盈(0008)、思科等多間服務商的意見,現時較常用的雲端運算服務包括:電郵、行事曆、文件管理系統、視像會議,以及基建服務(即租用伺服器的儲存空間、處理能力、處理時間)等。尤其是電郵服務,因為每家公司都需要,很多公司又不想自行設置和管理電郵伺服器(這也是較多中小企業使用的雲端運算服務)。
但老少聰認為,對於中小企來說,其實未必太需要考慮「改買為租」的問題,反而可以考慮使用一些免費的雲端運算服務,如Yahoo!Mail或Gmail(網頁電郵服務)、Google日曆(行事曆)、Google docs(簡化的網上辦公室軟件)等等。
事實上,愈來愈多的中小企業正使用Yahoo!Mail、Gmail或163.com的電郵戶口,當作公司的電郵戶口,包括:貿易公司、公關公司、小型會計師樓等。
建築業用雲端電郵 便利運作
微軟香港有限公司業務發展總監黃頌恩亦認為,未來應該是混合的環境。「不要誤會要一次過將所有數據或軟件放在雲端。若有公司這樣說,它只是想多做生意,未必是真正幫你。」
但他認為,對於物業管理公司、建築公司等,雲端運算服務確有其好處。因為它們的營運地點分散(若要派人作IT支援,會較為吃力);而且很多生意都是project based的,一旦新增合約或結束合約,會造成很大的需求變動(如電郵戶口、軟件使用權的數目等)。
金門建築有限公司資訊管理服務總監朱凱威亦表示,建築工程項目在不同的施工階段對資訊科技的需求差距很大,猶如山峰和山谷。由5月開始,該公司就有一個合資項目使用微軟的Exchange Online(雲端運算的電郵服務)。
他認為,這方案可以讓該公司按需要增加或減少電郵戶口的數量,毋須顧慮資產使用量的問題。考慮到快速部署以及簡化更新和維護、災難復原功能等因素,他估計可以將合約期內(約3至4年)的整體擁有成本(TCO)節省大約25%至30%。但朱凱威亦承認,相對於該公司總共有大約3500名員工,現時轉用雲端運算服務的規模還很小很小。
電腦教育機構 開班更靈活
老少聰則指出,大型教育機構亦可以受惠於雲端運算服務。以往這些機構的電腦若要切換作業系統,往往要用人手抽插可更換的硬碟。若電腦數目不太多,這還可以接受。但若電腦數目較多,始終會較花人力和時間。
改用雲端運算的形式,就可以將多個作業系統及應用軟件安裝在伺服器端,由伺服器切換作業系統,來代替教育機構的每部電腦切換作業系統。老少聰認為,大專院校以及它們的校外進修部,就非常適合使用這種方案,而生產力促進局亦由今個月開始小部分試用這種方案(由IBM提供)。
他更指出,教育機構使用這種方案,甚至還可以臨時加開班數,以及跨境開班,只需臨時租用一些房間和電腦就行。又或者,讓學員隨時隨地重溫課程或練習(只要有上網的電腦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