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亞運會、亞殘運結束之後,廣州單雙號限行全面解禁,昨日立即出現「報復性塞車」,由於不少機構在冬至日提前收工,市區多條主幹道從下午4時起即出現緩慢車流,持續至晚上7時才陸續緩解。廣州市交通委員會表示,當局未來可能在高峰時實施單雙號限行,新方案正向公眾諮詢。同時,北京將於今日公布交通管理新政。
「冬至可以回家吃飯真好!雖然大塞車,去到大家已經吃完」,「目標係7點半嗰場(電影),變咗等睇9點半!」昨日不少廣州市民大嘆塞車之苦,給冬至節日帶來一絲不快回憶。《羊城晚報》報道,根據廣州市智能交通指揮中心消息,昨日是解禁首日,廣州路面車輛比平時增加逾20%,在上班高峰期市區出現緩慢車流。
全年新車上牌 等於香港一半
塞車的原因,是新車如「滾雪球」一般上牌,《南方日報》引述廣州市交委主任冼偉雄說,「今年廣州新車上牌的總量可能直逼30萬輛。」這個數字超過香港目前車輛總數的一半。近期將就如何改善交通問題聽取市民意見外,將邀請國內外的交通專家研究解決方案。
在今年之前,廣州每日有約600輛新車上牌,但由於亞運實施單雙號限行,10月份新上牌私家車達2.18萬輛,日均上牌990輛,在實施限行之後,僅11月20日至12月20日就有3.1萬新車上牌,比去年急增逾60%,而單雙號一解封,這些車輛全部都可能上路,造成大塞車。
研高峰期單雙號限行
冼偉雄提出「四招」解決辦法,一是大力發展公共交通,讓民眾減少揸車出行;二是改善路網結構,令城市外環道路與內環互不干擾,提高各自通行效率;三是對一些路段的紅綠燈、是否允許轉彎等進行優化。第四招是探索「高峰期限行」,即在市區主幹道路,在每朝7時半至9時、每日下午5時至7時半實施單雙號限行,還可能參考香港,將一些易塞車的路段在高峰時段改成單向行車。
廣州在亞運期間參考京奧做法,對車輛實施牌照尾號單雙號限行,令路面交通大為暢順,但令不少車主感到不便。廣州還一度試圖推行巴士、地鐵免費,但因客流量驟升、運力不支,僅實施了5天就被迫中止。但冼偉雄對《南方日報》說,亞運限行期間廣州公共交通的客流量比限行前每天增加250至300萬人次,「事實證明,廣州公共交通系統的承受能力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