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終結多年爭議紐約「雕塑公園」重建為老人公寓長青網文章

2017年12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E123 Administrator on 2017年12月14日 07:47
2017年12月14日 07:47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鄰近紐約曼哈頓華埠、在開發問題上爭議超過3年的「雕塑公園」伊利沙白街花園(Elizabeth Street Garden),市政府日前落實在原地興建老人公寓。一直推動此計劃的紐約市議員陳倩雯歡迎政府決定,冀改善長者排隊「上樓」情況;爭取保留公園的團體揚言「抗議到底」,批評政府重建方案只是「糖衣毒藥」。
駐紐約記者:鄭柏齡
紐約市政府及房屋局上周五宣佈,選定開發商Pennrose Properties,在伊利沙白街花園興建一座提供121個單位的長者公寓,大樓內預設空間,租予LGBTQ義工組織「SAGE」及基層義工組織「Habitat for Humanity New York City」作辦公室;大樓外則提供7,600呎公共綠色空間,開放社區享用。
一直推動重建的紐約市議員陳倩雯,周二聯同數十名長者及受益團體代表,在市議會大樓外「慶功」。陳倩雯向《蘋果》表示,紐約長者居住問題嚴峻,市政府落實興建老人公寓是好開始,促請政府在其他閒置土地繼續為長者興建居所;另一方面,她認為市政府在重建上已經讓步,希望社區接受方案,「原本只保留5,000呎公園,新建議有7,600呎綠地」。
大部份住戶為華人長者、位於華埠的老人公寓松柏大廈營運總監王鏑,也到場祝賀陳倩雯「成功爭取」,「紐約市輪候『上樓』長者接近20萬人,興建多少(老人公寓)都不夠,但已舒緩一定壓力」;他舉例,目前沒有空置單位的松柏大廈,今年8月一度開放予長者加入輪候名單,僅兩周便收回7,000份申請表,反映市內老人房屋嚴重不足。
不過,爭取保留公園的「伊利沙白街花園之友」(Friends of Elizabeth Street Garden),則反對「摧毀公園」。組織發表聲明批評,重建計劃欠缺透明度,無視數以千計來自區內的反對信及簽名,呼籲公眾不要被政府及發展商「糖衣包裝」迷惑;聲明又指「戰爭還沒有完結」,會考慮包括法律訴訟在內所有方案,圖推翻政府決定。
位於紐約市小意大利區(The Little Italy)、佔地約2萬平方呎的伊利沙白街花園,由政府租予一間私人畫廊使用,近年改成公園免費開放予市民,由義工管理,園內同時擺放大量藝術家雕塑作品,故又被居民稱為「雕塑公園」。陳倩雯表示,過去20年公園一直被閒置,至2012年時任市長彭博宣佈在該處興建房屋,畫廊東主才把土地改造成公園及對外開放。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